日前,山东省质量技监局下达了2008年第一批山东省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泰安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泰山赤鳞鱼质量要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泰山赤鳞鱼养殖技术规范》两个标准项目榜上有名。
泰山赤鳞鱼又名石鳞鱼、时鳞鱼、螭鳞鱼、斑纹鱼,生长于海拔270~800米的泰山桃花源景区,被誉为中国八珍之一。据史料记载,历代帝王到泰山封禅祭山,必食此鱼。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赤磷鱼的生长环境开始恶化,赤磷鱼数目明显减少。日前,泰山赤鳞鱼被列为泰安市特有珍稀鱼种、山东省濒危保护动物,9厘米以上的赤磷鱼价格已达每条100元以上,但市场仍供不应求。
2007年12月,泰山赤磷鱼成为山东省首个活体鱼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品,泰安市质量技监局与泰山区分局,申报了泰山赤鳞鱼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权。3月26日,泰山质量技监分局邀请泰安市质量技监局、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泰山区水务局的专家,组织召开泰山赤鳞鱼标准研讨会,对标准项目的制定实施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与部分养殖户对标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据介绍,两个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规范泰山赤磷鱼的养殖和销售,提高赤磷鱼的产量和品质,对进一步保护泰山稀有鱼类资源,打造泰安市特色精品,促进泰山旅游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