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站上,公布了《游戏标准体系研究建设》项目的十多项标准名称,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筹备中,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游戏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游戏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市场增长点,得到了快速发展。以网络游戏为例,我国网络游戏市场从2001年开始兴起以来,每年高速发展,几年间产业规模增长了10倍。目前从事游戏开发、运营的企业超过300家,这些公司大多均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拥有坚实的资金基础、自主的知识产权。
伴随着游戏市场爆炸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企业投入到了游戏的研发和运营中来,同时越来越多国外开发的游戏软件也通过各种渠道涌进国内游戏运营市场,蓬勃发展的网游市场也隐藏了很多潜在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产游戏软件质量参差不齐,与传统软件开发相比,网络软件的开发显得更加无序和杂乱;对于进口的游戏产品,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指标体系予以规范,使得很多游戏中的技术问题在进入国内后才在运营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造成企业损失;对于网络游戏运营商来说,需要有符合网络游戏行业运营特点的标准来规范和衡量运营中的网络游戏并进行监控和分析。
据悉,我国在1993年曾经颁布电子行业标准《家用电子游戏机质量分等标准》(SJ/T 9526-93),但由于近年来游戏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原有标准的很多技术指标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各游戏厂商开发的产品、功能、指标、接口、兼容性等诸多性能无法可依,产品参差不齐,互换性差。国内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迫切呼唤新标准的出台。
业内人士认为,启动此项工作就是为了全面规范我国游戏标准体系,协调和指导游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保护游戏厂商和消费者共同的利益。
此项目包括网络游戏安全规范、网络游戏测试规范、网络游戏软件开发技术规范、游戏软件多媒体技术要求、网络游戏外挂防治技术规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