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最终用户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认可工作在提高认可有效性方面有了新进展,也有了新的工作机制和新的组织平台。
认可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能力进行评价和正式承认的制度,它是认证认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市场准入、产品质量保证越来越多依赖于认证、检测和检查等合格评定活动,而合格评定活动是否规范和可靠,又决定于认可活动是否有效开展。因此,认可结果是国家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信息,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政府在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宏观决策,企业和市场的规范以及对消费者的保护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截至目前,我国建立了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标准和相关要求的认可体系,认可工作已经包含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三大门类,涵盖了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人员认证、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等14大领域,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各类认证证书数量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认可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我国认证市场仍存在认证质量不高,消费者对获证组织提供的产品不满意或达不到期望要求,检测或检验能力不能快速适应国际新标准变化等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认证认可结果反馈机制,加强与最终顾客的沟通交流。
为顺应国际认可发展新趋势,CNAS创新性地成立了最终用户委员会。目的是利用最终用户委员会这一新机制,打造关注客户和最终结果的新平台,建立认可同客户沟通交流的新渠道,了解最终用户对认可结果的新期望,不断改进认证认可工作,增强客观评价认可结果的有效性,使更多的社会相关方采纳我国的认证认可结果。
据介绍,最终用户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来自工业界(如采购方、生产者)、消费者、社会团体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合格评定认可结果的最终用户代表。该委员会成立后,信息收集的范围大致包括:制造商和零售商自身信息和为其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获证企业相关信息,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方面信息,政府部门监督执法及投诉的相关信息等。
目前,国际认可论坛(IAF)也正在推进“最终用户顾问委员会”的筹建。
据悉,建立最终用户(即获证组织和产品的顾客,包括工业界、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等)反馈机制是上届国际认可论坛年会通过的IAF战略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目的是为最终用户参与IAF管理和运作提供常设的平台和渠道,并通过他们的反馈,对认证和认可有效性相关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识别、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此,IAF计划成立“最终用户顾问委员会”,并于2007年3月和6月分别在旧金山、北京举办了“工业日”和“中国日”论坛,今年3月在马德里举办“欧洲日”论坛,听取北美、亚太和欧洲工业界、政府监管部门等代表对认证认可有效性、最终用户委员会筹备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指出,CNAS提出和建立这样的工作机制,既符合我国认证认可监管体系的政策要求,又同IAF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相一致,有利于促进我国认证和认可有效性得以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