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迎来了特殊的客人——消费者刘镇国先生和赵清芝女士带着从吴裕泰门店抽取的6包茶叶,以个人的名义送到北京市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他们将现场跟踪这些随机抽取茶叶的品质检测和鉴定过程。
这两名消费者绝非一时兴起,他们是北京吴裕泰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特聘的绿色大使,肩负着代表消费者监督企业行为和茶叶品质的特殊使命。“过去喝茶只是追求口感、喜好,对选购茶的技术要领并不清楚。担任绿色大使后,为了更好地行使日常监督,我们正在学习掌握感官判断方法,可以初步从茶叶的外观、汤色、滋味来判断茶叶的品质、档次。至于茶叶的农残和重金属含量等理化指标,是不能凭感官判断的,还需要用权威的检测报告说话。”绿色大使如是说。
在茶叶质检站技术人员的引领下,两位绿色大使亲身经历、亲眼观看了从接样、填写委托检验协议书、分样、下任务单、前处理、理化检测、重金属检测到外观审评的全过程。“一批次合格茶叶的检测报告有厚厚20多页,辗转无数个实验室和机器,经过反复调试和实验,可见其质检的重要性。”检测的精细、全面让两位绿色大使大开眼界,也心服口服。
在北京市茶叶质检站里,类似绿色大使这样个人送检茶叶者并不多,但也不乏一些品茗高手和对茶叶质量心存疑惑的消费者。据茶叶质检站站长诸思燕介绍,消费者对茶叶检测的关注更多倾向于茶叶的农残含量、重金属含量和感官指标。所以,本次检测重点项目分别为农残含量、重金属含量和感官指标。其中,农残含量的检测是采用气相色谱仪来完成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茶样处理后提取出农残的定容液体上机(放到气相色谱仪的特定位置),气相色谱仪全自动工作,将所测农残成分自动分离,使其由液态变为气态,再转化为电信号,以色谱图的形式从计算机输出,然后根据图形确定农残含量数据。整个检测过程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实验过程,是严格按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检验标准和方法检验的。
具体来说,鉴别茶叶质量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检验:一是理化指标检验,要借助站内精密仪器予以检测分析。理化指标检验是按不同的标准要求进行检测,比如有机茶、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等不同标准;二是感官指标检验。茶叶的“感官指标”主要凭借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鉴别茶叶的质量。比如冲泡后的叶底用手触摸:级别高、嫩度好的茶叶,叶质肥厚柔软;级别低、嫩度差的茶叶,叶质硬而薄。这些都是茶叶“体检”的必选项目,有任何一项不合格,茶叶将无法获得上市资格。
两位绿色大使送来随机抽取茶叶检测的同时,在吴裕泰等企业的委托下,一批批新茶样品也在紧锣密鼓地接受着全面的检测,这是新茶上市之前的例行“体检”。尽管2月的雨雪天气让今年的新茶上市放慢了脚步,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减产现象,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影响新茶的整体质量水平。诸思燕告诉记者,包括北京茶叶市场在内,近年来我国茶叶整体质量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尤其是一些老字号企业,本身有自己的茶山,施农药有限制标准,种植、加工以及销售环节都有层层把关,每次送检的茶叶检验结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