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行中药提取专业化生产的提案》在“两会”上引起业界关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植物提取物分会起草的20个中药提取物外经贸行业标准目前也已完成初稿。我国植物提取物产业的标准化步伐明显加快——
“两会”期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实行中药提取专业化生产的提案》(下称《提案》)备受业内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李晓恩同时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常用中药500种提取物标准;建立中药材提取基地,促进中药提取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月14日,《医药经济报》记者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植物提取物分会了解到,去年9月着手起草的20个中药提取物外经贸行业标准,目前已完成初稿,该草案在今年4、5月份通过专家审核后,将交起草单位复核,预计6、7月份呈报国家商务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际压力
“此轮标准修订涉及的黄芩、五味子、紫锥菊、虎杖、枸杞、罗汉果、越橘、葛根、刺五加、霪羊藿等中药提取物,都是目前出口量较多的品种。这仅是全面规范中药提取物的其中一步,扩大品种的收载对提高国内植物提取物的国际竞争力有积极意义。”医保商会植物提取物分会副秘书长张中朋表示。
实际上,在2007年,我国植物提取物作为中药第二大类出口产品,累计出口4.8亿美元,但受去年7月份出口退税调整的影响,一些品种出口同比有所下降。
从医保商会公布的2007年中药类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以“其他天然或合成再制的苷及衍生物”这一大类提取物为例,全年出口额达2.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6.8%。
另一方面,美国FDA去年出台的膳食补充剂GMP法令,对2008年我国中药提取物出口美国带来了一定影响。日本和韩国分别就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残留等进行了WTO-TBT评议,新的检测标准的实行,对于国内中药提取物企业也是不小的考验。
张中朋向记者表示,目前草案已经将农药残留检测、增设溶剂残留检测项等多个指标列入,此外还将就重金属含量等国外新近提出的标准进行研讨。
内部支撑乏力
要从国外的技术壁垒中突围,国内中药提取产业必须快速对接国际标准。而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中药材提取物产业缺乏内部支撑。
《提案》指出:“国内中药生产企业的提取车间设置主要针对企业内部生产,设备比较陈旧,生产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因为提取物与制剂不同的工艺特点,又存在提取工艺设备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从资金投入、人工成本、能源消耗等方面综合衡量,经济效益较差,生产成本较高。”
李晓恩也认为,目前相当多的中药企业并不是建在中药材基地,运输成本极大。在中药材原产地建设提取厂区生产提取物,在国内有较大的市场。
然而,在中药材原产地进行规模化提取生产的建议,在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建国看来,尚与国内法律相冲突:“当前,国内还没有将中药提取物作为中药原料来对待,中药提取物的法定强制性标准还没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