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输管理是现代物流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加速经济循环、降低成本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确保进出境集装箱在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督之下,达到快速流转和受到严密监管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集装箱检验检疫现状与现代国际物流的关系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又相继制定了《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程序》、《进境集装箱重箱检验检疫工作程序》和《进境集装箱空箱检验检疫工作程序》3个试行程序,进一步规范了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明确了各环节应掌握的重点、审核要点,对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全国各口岸设施、集装箱场站条件、集装箱场站管理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在贯彻落实以上3个检验检疫程序还存在某些薄弱环节:
入境集装箱空箱和重箱检疫漏申报的问题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00年17号令第6条第一款规定:“所有的进境集装箱都必须进行卫生检疫”,而在入境集装箱检疫程序中也规定“在集装箱抵运口岸或卸运前,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向检验检疫机构集装箱施检部门申报,然后根据情况检疫或处理放行”,如果承运人或其代理人不申报,场站管理不到位,海关又不查验集装箱空箱和非法检货物重箱放行手续,这为进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埋下诸多隐患。
出境集装箱的检疫申报漏检问题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00年17号令第14条第一款规定:“所有的出境集装箱都必须进行卫生检疫”。而在出境集装箱检疫程序中规定“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根据集装箱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或货主填写的《出/入境集装箱报检单》及随附单证申报”,然后检疫或卫生处理放行,海关凭检验检疫签发的出境货物通关证明验放。由此,出境集装箱检疫全靠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或货主自觉申报,场站自觉管理,如果通过出境集装箱适载检验来约束出境集装箱检疫,只能保证装载易腐烂变质的食品集装箱的出境检疫,很难掌握是否在进境时进行了检疫。同样装载出境易腐烂变质以外的货物、非法检货物的集装箱是否在出境前全部进行了检疫,也很难控制到位。
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表面上看对货物流动是一种制约性环节,而从另一个角度讲它又是一种促进环节,即能保证被运转物品的质量,又可避免被检出疫病疫情遭到退运、销毁、索赔等问题所造成的无效劳动。
由此可见,进出境集装箱的检验检疫在国际物流货运中起着重要作用。集装箱是货物的运输工具,是保证货物安全、卫生,防止货损的一道屏障。集装箱密封程度的鉴定,货损鉴定,海损鉴定,拆、装箱鉴定,卫生状况以及携带或藏匿啮齿动物、病媒昆虫动植物病虫害等检疫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仓储、倒垛、掏箱、抽样、查验和卫生处理等一系列环节,足以说明集装箱检验检疫与现代物流的重要关系。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为检验检疫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不及时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势必会造成集装箱与货物流转的滞留和检疫不到位的问题,不利于现代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所以,要促进集装箱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建立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的集装箱检验检疫工作新体系,是当务之急。
创建适应国际现代物流发展的集装箱检验检疫新体系
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指示精神,简化通关程序,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完善口岸快速通关改革,推行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货到验放”的通关新模式,提高信息化应用和管理水平。建立集检验检疫监管、卫生处理、地面服务一体化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机制。具体应做到:
——实行24小时预约服务,保证口岸出入境船舶、集装箱、物流正常运转。
——科学制定检验检疫监管措施,实施动态抽查率,根据集装箱场地状况,进行分类管理,对诚信好、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的,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并赋予“绿色通道”资格。
——在内地主要收发货地点广泛设立监管查验机构或监管查验网点,为国际集装箱向内地延伸、多式联运转关运输及建立现代物流网络创造条件。
——推行以“抓源头治理为前提,以全过程监管为基础,以科学有效把关为保证”的检疫监管模式。作为国际物流的中继站或经停处的国境口岸集装箱场地、码头、仓库应随时处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监督下。要大力推行电子执法工程建设,实现数据和视频监控的有机结合。一是建立全国集装箱检验检疫网络管理系统,实现集装箱检疫数据共享,凡是在第一口岸入境的集装箱,在其他口岸随时能调出箱号、规格以及是否已经检疫的信息;凡是出境的集装箱都可查询是否已经检疫,从根本上杜绝进出境集装箱漏检情况。二是与港口协作,建立对港口集装箱场地关键控制点和敏感监管场地的视频监控系统,检验检疫机构通过网络对集装箱场地管理人员在接箱过程中检验进行视频监控,减少检疫环节,缩短检疫周期,确保集装箱现场检验检疫的工作质量,从而提高集装箱流转速度,努力适应现代物流和高速发展的外经贸事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