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加强分类管理 提高监管质量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对出口生产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是检验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有效实现“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分类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类别企业实施不同方式或程度的检验监管,既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是在人力物力资源较紧张和出口规模日益增大、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检验检疫部门有效履行职能、保证出口产品质量的必然选择。

分类管理要基于风险分析

  去年以来开展的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规定了三个重点,即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市场。对企业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规模大小、产品档次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式,各主要相关因素和考虑要合理分配权重,使风险分析更趋客观和全面。在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分类的标准,对不同风险级别的企业实行差别化的检验监管模式。由于分类的标准主要基于风险级别,所以,建议区分分类和分级的概念,对企业实行的是分类管理,而检验监管措施是分级,两者有不同的内涵,不可倒置。例如,一个有较完善管理体系但产品风险较高的企业,和一个管理体系有明显差距但产品风险低的企业,因监管的风险相当,所以完全可能是同一类别而实施相同级别的检验监管模式。

分类考核要严格执行规定程序

  在企业的考核上,应依据相关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并参照ISO9000质量体系要求。软件方面对企业质量体系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和符合的要求,特别是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的部分,如技术规范、产品设计、工序操作、检测方法和标准、追溯体系和人员培训等,硬件方面对企业必须具备的生产和检测仪器设备等,均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分类考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核,熟悉考核技能,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准确掌握考核标准,建立考核记录,基于全面的现场考核,做出客观科学的综合评估。业务处和业务科可以对考核报告和记录进行检查,从而对考核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对企业按类别执行分类检验监管模式

  首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设置不同的电子监管系统批次抽检率。对一类企业实行2~5%的批次抽检率,二类企业实行10~20%的批次抽检率,三类企业实行25~40%的批次抽检率,四类企业100%逐批检验。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落实检验。其次,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档案》,特别对重点企业的成品、关键元器件的进料检验和认证情况等进行全备案管理。及时把日常检验监管的信息建档,作为监督和复评的参考依据。对检验或监管发现的不符合事项,出具《整改通知》,要求企业采取纠正措施。第三,采取必要的专项整治措施,及时化解高风险,特别是对高风险行业、企业和产品。第四,促进企业产业升级、质量提高、管理上档次。在分类企业的整个管理过程中,都必须对企业进行“查、治、管、扶、建”五措并举。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应积极指导企业完善和掌握技术规范、操作指引和检验标准等体系文件,提高品质保证能力。对不合格产品,选派专业人员从各个环节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和落实解决方案。

落实监督考核和复评

  要按分类管理要求,落实定期的监督评审。要结合现场检验,落实对不同类别企业按不同频率定期下厂监管和监督考核,在监管过程中对企业产品质量和体系状况进行持续的跟踪检查。要结合质量档案,既要持续地按分类考核标准进行客观评价,也可以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调整侧重点,特别是基于产品检验结果及时向企业反馈质量体系绩效信息,及时对企业质量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改善意见建议,促进企业不断提高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复评则要结合企业几年来的表现,再一次按照企业申请类别的标准进行全面考核,做出评估。通过复评,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改善分类类别;产品质量实绩欠佳的企业,则要坚决下调其分类类别。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将进一步发挥分类管理的作用。

把分类管理和诚信分级有机结合

  诚信方面的问题是最大的风险。目前,深圳检验检疫局已经开始企业诚信分级工作,并大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有关企业诚信的要求本身就已纳入分类考核内容,应按考核要求,作为分类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样,诚信品级要把企业分类作为参考。在考核项目上,则应尽量避免两者过多重叠,以减负提效。

作者:陈华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1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