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的信誉”,“今年要完成7700多项食品、药品和其他消费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健全食品、药品和其他消费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消费品安全性能要求及其检测方法标准,都要采用国际标准。 ”
“我们制定了食品安全标准中长期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对1万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14万多项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并对现有246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组织开展了修订,新制定了200多项国家标准。”3月13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安排集体采访时,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人士提供了这组数字。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门话题。“食品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应尽快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从源头抓起,强化食品全过程监管,确保现有的标准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其实,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一直得到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各方面多年的努力,这项工作进展迅速。这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产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行动。这一计划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热切关注和热烈讨论。他们针对有些食品质量标准不统一、门槛过低以及标准执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纷纷献计献策:
“食品行业应尽快健全质量安全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准入门槛普遍偏低。以白酒为例,全国现有白酒企业3.7万余家,其中产量超过2万吨的只有39家,呈小而散的局面。”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双沟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凤琦代表说。
“在制定食品标准时,要以科学实验为基础,根据各类食品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具体食品安全标准。要高度重视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现象,加强对农业、渔业生产环境的治理。”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与质量安全系主任雷晓凌说。
“食品安全问题,重要的是管住源头、制定好标准。要用市场机制把生产者组织起来,运用统一、规范、协调、选优的标准化指标,指导和规范食品生产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大同市副市长李武章这样认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黄鸿翔介绍了胶东经验:
“胶东地区的加工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农民去基地打工,增加了收入,而基地所有的管理都由企业来做,标准的实行有保障了,产品质量也有保障了。”
“在有的产品包括食品的标准方面,落后、滞后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我们一定会按照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所提出的要求,努力工作,尽快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确保产品质量、食品安全。”3月13日,面对媒体,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这样表态。
据介绍,在今年7700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中,有多达200项为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
此外,《食品安全法(草案)》有望在今年6月前正式出台,这也将成为餐桌上一道可靠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