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最近提出的货柜资料提交法规(也称为“10+2”法规)议案规定,进口商须于货物装上开赴美国的货船最少24小时前,提交进口商安全资料。这将有助于该局更有效地评估和识别高风险货柜,进而防范走私及确保货柜安全。对此,要特别提醒相关进出口企业——
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最近提出货柜安全资料提交法规议案,规定以船只运进美国的货柜,其进口商和货运商须以电子方式提交更多关于货柜的资料。这项货柜资料提交法规也称为“10+2”法规,将有助于该局更有效地评估和识别高风险货柜,进而防范走私及确保货柜安全。
根据议案,进口商须于货物装上开赴美国的货船最少24小时前,提交进口商安全资料。由于货运商通常是最后一刻才决定是否装上FROB货物,这类货物的资料可于装船前任何时间提交。
除非获得豁免,否则进口商必须提供下列10项关于货物的资料:
最终制造、装配、生产或种植有关商品的实体的名称和地址,或是制成品供应商在产品起运地的名称及地址。此外,也可提供美国进口法规目前规定的需要提交的生产商或供应商名称和地址;
最终经销或同意经销产品的实体的名称和地址。若产品不是为执行采购协议而进口,必须提交其拥有人的名称和地址;
最终购买或同意购买产品的实体的名称和地址。若产品不是为执行采购协议而进口,必须提交其拥有人名称和地址;
货物清关后收取货物的第一个人的姓名和地址;
货物装进货柜箱的具体地点名称和地址。至于散装货物,必须提供货物预备装船的具体地点的名称和地址;
货物装进货柜或安排把货物装进货柜的人的姓名和地址。至于散装货物,必须提供把货物预备装船或安排把货物预备装船的人的姓名和地址;
责交纳所有关税及符合法定要求的实体的税务局号码、雇主识别号码、社会保障号码或由海关边境保护局编配的号码。拟付运外贸区的货物,须提供向海关边境保护局申报外贸区文件的人的税务局号码、雇主识别号码、社会保障号码或由海关边境保护局编配的号码;
美国境内某人或某企业名义付运的货物,须提供该人或该企业的税务局号码、雇主识别号码、社会保障号码或由海关边境保护局编配的号码;产品的制造、生产或种植国家的名称;产品的美国协调关税制度编号,作为关税/统计汇报号码。须提供6位数字的编号,最多可提供10位数字编号。
若付运货物全部属于FROB货物,须额外提供下列5项资料:1.缴付货运费一方的名称及地址;2.卸货的外国港口编码;3.交货地点的城市编号;4.货物清关后收取货物的第一个人的姓名和地址;5.产品的美国协调关税制度编号,作为关税/统计汇报号码。
根据议案,货运商须提交下列两项资料:
其一是船舱货物位置图。海关边境保护局须于货船从最后一个外国港口开出后48小时内接获船舱货物位置图。若航程不足48小时,该局须于货船抵达美国首个港口前接获位置图。只运载散装货的船只可豁免这项规定。
船舱货物位置图须包括关于货船及所载货柜和散货的标准资料,例如货船名称、营运人名称及航次编号、货柜营运商名称、设施编号、尺寸及类别等。
其二是货柜状况信息。在若干情况下,货运商须提供货柜状况信息,例如关于货柜的预约已经确定、货柜正进行货站闸门检查、货柜抵达或离开某项设施等。鉴于货运商提供关于所有货柜的信息,成本可能比单单发放运往美国货柜的信息要低,海关边境保护局建议允许货运商发放这类“全球”货柜信息,但货运商须授权该局可获取及使用这些额外信息。
另一方面,海关边境保护局于2007年12月底公布关于GTX的若干资料。GTX计划旨在通过收集更广泛的贸易资料,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安全。该局拟进行GTX试验计划,作为“安全货运倡议计划”的第三阶段,为期至少连续6个月。GTX系统将由私人营运,可收集到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资料。
相关链接
货柜安全计划收费问题备受争议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安检”措施。比如“10+2”法规的出台就是出于加强保安的考虑。
美国政府一直担心,恐怖份子会利用货柜偷运核子爆炸品进入美国,这种恐怖活动不单会伤害无辜平民,也会导致全球贸易瘫痪。为此,美国政府正从多方面着手,在不妨碍国际贸易的情况下,改善货柜及港口保安。美国海关、运输安全管理局、海事处及海岸防卫队正联同其他部门,制订一个互相合作的保安制度。美国海关关长波纳对于香港加入CSI计划持审慎乐观态度。
然而,推行这些计划并不容易,而所涉成本将如何分担,更成为备受争议的问题。一个由参众两院议员组成的联合委员会正努力调和2002年海运反恐怖主义法案(HR3983)与2001年港口与海运安全法案(S1214)。据估计,美国港口当局将需动用26亿美元经费,方能根据这两项法案进行有关的安全措施。港口管理机构及进口商、美国报关及货运代理商协会(NCBFAA)强烈反对有关收费。反对人士更表示,新收费或违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及美国宪法。过去美国法庭亦曾裁定类似收费不符合宪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