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专家解读小麦新“国标”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今年元月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新的《小麦》国家标准(GB1351-2008),该标准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代替GB1351-1999。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一是将小麦分类由9类调整为5类;二是采用硬度指数代替角质率和粉质率作为硬、软及混合小麦的分类判定指标,采用硬度仪检验小麦硬度,同时调整了中等(三等)小麦不完善粒的限量指标,明确规定了供人食用小麦和饲料小麦的卫生要求,增加了检验规则和标签标识的规定等。

  新《小麦》标准的公布引起了国内小麦市场的高度关注,硬麦期货投资者尤其是对新标准采用硬度指数代替角质率和粉质率作为硬、软及混合小麦的分类判定指标,以及采用硬度仪检验小麦硬度较为关注。

  什么是小麦硬度?利用小麦硬度进行分类对我国小麦种植、收购、流通、制粉等有什么意义?种粮农民在新标准实施后会受益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家粮标委成员、政府津贴专家、河南工业大学周展明教授。

  记者:小麦硬度及硬度测定的意义有哪些?

  周展明: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针对小麦最终用途,区分小麦品系的最重要分类指标是硬度、蛋白质和蛋白质的“强度”,比较而言,硬度要比蛋白质的含量更为重要。对小麦硬度进行准确测定和对小麦正确分类,是预测小麦最终使用品质的基础。新的《小麦》国家标准采用硬度指数对小麦进行分类,对促进优质小麦的生产,正确贯彻国家小麦收购和优质优价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小麦分类储藏和加工利用,进一步规范检验和判定方法,有效利用小麦资源及增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硬度即小麦胚乳的质地,小麦籽粒质地的软、硬是评价小麦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国内外小麦分类和贸易定价的重要依据之一。预先测定原料小麦的硬度,对于及时调整制粉工艺流程和相应的技术参数,确定配麦方案、保持流程的物料平衡和生产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目前,国内不同硬度的小麦混杂现象普遍,品质均一性差,不能正确反映小麦的真实品质,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硬度测定方法,对于指导小麦的生产、分类储存和加工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现行国家标准角质率法在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周展明:首先,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角质的比例偏低,不能较好地反映小麦的质地,其次,由于角质率与小麦品质关联度比硬度指标差,不利于正确对小麦进行分类。第三,由于角质率测定依靠的是感官,不易准确判断,仅凭检验员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容易损害农民的利益。因此,许多基层粮食企业、市县粮食局、中储粮分公司纷纷建议进一步完善小麦标准,特别是提高小麦硬度检验的科学化、仪器化程度,减少感官判定带来的人为差异。

  记者:新“国标”硬度指数法在应用中的优势是什么?

  周展明:小麦硬度指数法和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硬度测定方法和仪器。它是根据不同硬度的小麦具有不同的抗械粉碎能力而建立的一种评价小麦硬度的方法,是标准化的颗粒度指数法,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硬度测定方法。

  硬度指数法能客观表达小麦内在品质。自2002年至今,河北黑马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一直应用小麦硬度指数法进行小麦分类,指导生产。2004年3月以后,他们对调入的每车小麦均测定硬度指数,根据硬度大小分仓存放、加工,效果很好。

  整体来看,小麦硬度指数测定方法具有很多方面的优点。一是与国外常用的小麦硬度测定方法具有极著的线性相关性;二是硬度指数法将粉碎与筛分设备合二为一,缩短了测定时间,实现了测定方法与仪器的标准化;与颗粒指数法相比,硬度指数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重复性和再现性;硬度指数法测定简单,快速,分辨率较高,仪器价格低,易于推广普及,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方法。

  记者:郑商所根据小麦新“国标”调整硬麦期货合约及交割细则,将对硬麦期货的长远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周展明:小麦期货可以为众多粮食企业提供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活跃小麦期货交易是进一步促进期市功能发挥的前提条件。郑商所一直以来精心培育小麦期货,并为此进行了不断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小麦期货交易为我国小麦种植结构的调整、订单农业的有效实施、国家小麦标准的修订、粮食行业的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郑商所适应小麦“国标”变化对硬麦期货合约进行完善,使新硬麦合约的标的物更加明确,标准检验的客观性、重复性、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奠定了硬麦期货长远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对交割细则进行了适当修改也进一步适应了粮食生产、流通、加工等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显示郑商所努力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思路。小麦期货是国际期货市场上的百年品种,历久弥新,长盛不衰,郑商所小麦期货合约经过调整以后,我相信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作者:佚名 来源:金融界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