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钢集团公司确定将今年节能减排项目投入,提高到固定资产投资比例15%以上;武汉市制定了万元产值能耗下降4.5%的目标,与之相关的化学需氧量排放、二氧化硫排放两项指标平均下降为2.5%和3%以上。
这些情况表明,获批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将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创建中,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新突破。
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武汉市,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据了解,制造加工业既是武汉市的经济支柱,也是能源消耗的主体。目前,仅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量已超过武汉市能耗总量的70%,其中高耗能企业就占80%以上。尤其在钢铁、汽车、机械制造、光电子、石化等支柱产业中,钢铁和石化的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2006年,武汉市的万元产值能耗为1.33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8%。2007年,按照国家和湖北省的统一部署,武汉市制定实行了一系列硬举措,将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作为各级政府和领导的主要考核内容。发改委、科技、环保、质监等部门,共同对65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跟踪服务,支持节能改造、加强能源计量、推广节能技术。
在百家企业节能工程中,武汉市开展了对小纸厂、小水泥厂、小火电机组等专项治理工作,关闭了青山热电厂1号机组至5号机组共21.4万千瓦,推进了37个新型墙材的节能示范小区建设,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标准煤24.5万吨。
中南商业大楼和中商广场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对中央空调进行水蓄冷项目改造,即在夜晚用电将水温降至4摄氏度左右,当白天用电高峰时,可将其冷量释放出来,既降低了室温,又减少了用电。这项节能改造工程,为中商集团节省电费达300多万元。
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耗水大户,企业通过循环水改造工程,使废水得到多次利用,吨纸耗水量由过去8吨降到现在5吨,当年的清水使用量减少1.7万吨。同时,企业将生产中排放的白泥,回收加工成造纸填料,每天可回收20吨渣浆,每月增效40万元。
截至去年底,被纳入节能工程的65家重点耗能企业,节电总量达到117.81亿千瓦时。同时,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8%,节能减排下降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前,武汉市正处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时期,节能减排是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武汉市的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必须下降4.4%以上。
为此,武汉市确定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统计、检测、考核体系。加快发展资源消耗少的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生物、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落实节能准入制,凡新建项目达不到节能要求的,一律不得开工;凡在建项目达不到节能要求的,一律不得投产。对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设备和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收益部分用于节能。
目前,武汉市质监局正在加紧推进循环经济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在冶金、电子、电力、印染、建材、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行业,着手建立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减少排放的标准体系。同时,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能源计量管理和检测技术,全力配合这场节能减排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