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车载诊断系统(OBD)是国Ⅲ、国Ⅳ 排放标准的一大特点,也是控制汽车排放的重点措施。
车载诊断系统的出现为在用车管理带来了新思路和新内容。OBD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的排放状况,当排放出现问题时给予警告并对当时的运行参数进行记录。用对OBD的检查代替在用车的尾气排放检测,可以提高检测效率和降低车检费用。
国际上已形成三大类OBD技术,美国OBD(OBDII)、欧洲OBD(EOBD)和日本OBD(JOBD),其中,装用最多的是EOBD。我国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标准就是参考采用的EOBD技术体系。
目前,国内对OBD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产汽车排放控制系统大多直接采用国外成熟产品。由于国家汽车排放法规日趋严格,OBD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于2007年9月在天津主持召开了《轻型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管理技术规范》开题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制定我国《轻型汽车车载诊断(OBD)系统管理技术规范》对OBD系统有效实施和管理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据专家介绍,我国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2008年7月1日起第一类汽油车要求装配OBD,2010年7月1日起所有轻型车辆都要装配OBD。北京市已于2005年12月31日开始提前实施国家第Ⅲ阶段排放法规,并且要求新车必须装有OBD。
应对北京市的要求,目前,我国汽车厂家新开发的车型都已匹配有OBD,很多厂商已经按照北京市发布的OBD认证程序完成了认证试验。但对于新车认证申报、新车生产过程中OBD生产一致性的检查,以及对带有OBD的在用车的管理和检查,还没有权威的、统一的技术规范。无论针对北京市国Ⅲ排放法规的提前实施,还是应对2008年全国国Ⅲ排放法规的实施,制定一个对OBD系统的管理技术规范(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尽管OBD系统还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但它是目前对在用车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的排放进行有效监控的适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