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完成的《GPS接收机检测场国家标准装置》课题日前通过专家组验收。今后,我国的部分计量检测技术机构将有能力检测大量进口和国产的GPS接收机的性能和测量精度,保证GPS接收机的测量精度和导航定位精度,从而确保GPS接收机能够真正帮助迷路者准确找到家门。
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度所所长叶孝佑介绍,该项目来源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中的《长度计量基标准的完善和共享》子项目,所建立的GPS接收机检测场国家标准装置是大长度计量基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
要弄清楚什么是“GPS接收机检测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GPS”。由美国开发研制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是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它在大地测量、国防工业、航空航天、海上船用以及车辆定位监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有效的应用。就GPS在我国的运用情况,叶孝佑介绍:“我国大地测量、国防工业、航空航天有关的主要部门和单位几乎都有GPS高精度定位接收。我国有90余万条船只,其中很大部分都已装上了GPS导航接收机。根据预测,在我国,单汽车导航的市场就达到50亿元。”除了美国的GPS系统,我国参与研制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都即将或已经在我国得到应用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如此广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测量型、导航型、定位型的高精度GPS接收机或多兼容的接收机也将会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如何保证这些广泛使用的GPS接收机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和定位服务呢?这就要求计量检测机构能够为各种型号的GPS接收机和多兼容的接收机提供性能检测。如果GPS接收机测量和导航定位不准,那就谈不上利用GPS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为迷路者准确地找到家门。
“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地方计量检测机构和测绘部门开展了GPS接收机检测工作,但由于他们的GPS接收机基线网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大长度基线的GPS接收机测量。要使基线网的长边大于100公里甚至几百上千公里,是目前国内任何一家GPS检定校准机构无法满足的。”长度所大长度室副主任李建双是该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她认为这也正是他们当初提出该课题的初衷所在。“要确保这些地方基线网的量值准确与可靠,国家最高计量技术机构就应该建立国内大长度基线网的国家标准,并与地方的GPS接收机基线网进行量值比对和传递。同时也可同其他国家的量值进行比对测量,以确保国内量值的准确可靠。”建立一个包括超短基线场、短基线场和中长、甚长基线场和动态检测场的GPS接收机检测场,就能够为从单频到双频、从静态到动态的各种型号的GPS接收机提供准确检测。
“我们首先在昌平实验基地建立了一个1.2km标准基线。这个基线中符合GPS接收机观测条件的点位都可以组合成GPS接收机检测场短基线网的点位。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GPS接收机检测的短基线场,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建立更大、范围更宽的检测场。”李建双介绍。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完成的GPS接收机检测场基线网以北京市昌平区的实验基地为中心,北到怀柔区九渡河,南到房山区,西到南口镇以西,东到小汤山镇。基线网的建设既满足了现有GPS接收机校准规范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又充分考虑并弥补校准规范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保证了基线网长期的功能性和适用性。
李建双还告诉记者,5地联测的成功进行也是这次项目的重要成果。2007年9月21日至9月24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GPS接收机检测场基线网与山东省、黑龙江省、福建省和广州市等4个已经建立GPS接收机基线网的计量检测技术机构进行了5地联测。这样,通过GPS接收机检测场国家标准装置建立,成功整合了国内的GPS接收机检测资源,形成了甚长基线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的效率。
“这次联测非常成功。”李建双充分肯定了联测的重大意义,她认为,联测充分利用整合了现有的GPS接收机检测场资源,建立了全国大长度的基线标准,解决了GPS接收机长基线测量无法溯源的问题。联测把GPS量值溯源至全球参考框架,确保我国目前使用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与世界其他国家数据的一致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我们希望下一步能实现全国范围的联网,建立起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覆盖全国的GPS接收机检测网。”李建双说。
本着“边建设,边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宗旨,现在,这个甚长基线网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并且还将进一步整合国内更多的GPS接收机基线网资源,形成国家级GPS甚长基线网,满足日益增长的GPS接收机的量值溯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