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广西玉林市质量技监局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质量分析会,该市64家不合格水泥生产企业的厂长及化验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水泥是玉林市主要经济之一。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该市大部分水泥生产企业采取小立窑工艺,水泥质量不稳定,不少企业甚至是短期租赁承包经营,管理者管理水平差,质量意识不强,严重制约水泥产品质量提升。去年底玉林市质量技监局对水泥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并不乐观。为了更好地规范水泥行业,该局特意将此次不合格的64家水泥生产企业的厂长及化验室负责人请来。
质量分析会上,该局通报了玉林市2007年度水泥产品监督抽查情况及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水泥产品合格率不高。检验结果表明,全市水泥产品主要在抗折抗压强度、硬度、燃烧失重、安定性等方面存在不足;二是水泥袋重量不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三是使用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水泥包装袋。为降低成本,一些水泥袋生产企业专门给企业生产不合格的包装袋。
通过与企业沟通,帮助企业认真查找原因,大家一致认为,玉林市水泥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成因复杂。今后玉林市水泥企业要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严把质量关;对存在问题从根本上找原因,从原料、技术、工艺、出厂等环节按照要求严格落实整改;水泥生产企业要提高争创名牌的意识,通过建立品牌提高企业信誉和效益,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分析会上,玉林市质量技监局还组织64家企业负责人就《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贯。很多企业表示,以前总以为政府抽查是在给企业找麻烦,抽查结果不过就是一些数字游戏,企业并不重视产品抽查。今天的分析会帮助我们查找原因分析行业发展状况,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
玉林市质量技监局负责人表示,产品质量抽查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及地区提高产品质量整体水平。据了解,下一步该局将重点加大抽查的后处理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突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监管;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协助企业建立质量档案,利用好水泥产品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契机,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加速电子监管网建设步伐,建立违法黑名单制度、企业诚信制度,并通过电子监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