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一条喜讯便传遍了天府之国:在第八届四川名牌评选中,又有187个产品荣膺“四川名牌”称号,“四川名牌”的数量达到了空前的602个,“以质取胜、质量兴川”的征途中又增添了众多排头兵。
四川省虽然地处西部内陆,但却较早具有名牌意识,省委、省政府对名牌战略十分重视,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四川名牌评价工作,是全国率先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之一。尤其是2003年以来,四川省加快发展名牌战略,名牌增长的数量超过头10年的总和。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目前,四川名牌战略工作已卓有成效、成绩斐然——长虹彩电、美好火腿肠、前锋热水器、彩虹电热毯等45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23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8个,名牌数量位居西部第一。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6%的四川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其产品的销售和利税却占全省总销售和利税的34.8%和61.5%,在四川全省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推动和支撑着四川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了质量兴川的脊梁。四川名牌,已经日益显示出地位与力量!
四川省名牌战略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成效,首先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省政府先后制定下发了《四川省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四川省一、三、五名牌发展战略工程规划》等一系列文件,2007年又出台了《四川省强力推进工业品牌战略实施意见》,为名牌产品及企业的培育扶持、发展壮大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工作基础。为推动名牌战略工作向纵深发展,去年,四川省政府正式提出了“质量兴川”的号召,将名牌战略列为各级政府部门落实工业强省的重要任务,将首次获得 “中国名牌”的企业奖励提高到100万元,并将此纳入财政预算。全省有一半以上的市县开展了“质量兴市(县)”活动,全省21个市州中有16个出台了中国名牌和四川名牌的奖励措施,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政策,特别是成都市双流县已率先兑现了奖励“中国名牌”企业的50万元,形成了省、市、县、区四位一体的奖励机制及政策。
在推动实施名牌战略的进程中,具体负责名牌战略牵头组织工作的质监部门全力以赴、真心帮扶,经常主动深入企业,大力宣传“名牌兴企”的观念,指导培训企业人员树立质量品牌意识,帮助建立完善各项技术基础工作,共同研究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质量难题。质监部门的工作不仅深受企业欢迎,也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德阳、遂宁、乐山、内江、达州等市分别把质量工作及名牌战略纳入了当地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并给予质监部门5万至20万元的名牌争创奖励经费。
企业是“质量兴川、名牌兴企”的主体,四川省的广大企业名牌意识不断提升,在争创中体现出了很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四川名牌”要求严格、宁缺毋滥,不少争创“四川名牌”的企业往往不能一次成功,但他们纷纷表示:通过争创活动,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规范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企业长期发展、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企业喊出了“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的口号,显示了广大企业走名牌之路的坚定决心。事实上,不少企业正是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完善,在争创名牌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最终获得了 “四川名牌”殊荣。
“四川名牌”始终保持着强盛的活力和极高的信誉,代表着四川省产品的最高质量水平。被评为“四川名牌”的产品,由于其本身雄厚的实力和过硬品质,加上“四川名牌”的光环,其产品往往畅销不衰、供不应求,成为全国甚至世界上的行业龙头;也有的产品由于过去宣传推销不够,“养在深闺人未识”,但评上“四川名牌”之后,立即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马上销路大增、企业发展迅猛,不少国内外客商甚至主动上门联系业务,他们说:我们看中的就是“四川名牌”这块金字招牌,因为现在顾客们都要买货真价实的“牌子货”。
目前,四川省正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质检总局与省政府《合作备忘录》的要求,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修订完善了《四川省“十一五”期间中国名牌重点培育规划》,到“十一五”末期,力争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00个,四川名牌产品达到700个,培育产生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一批国内知名的区域性品牌,努力使四川不仅成为制造大省,更要变为品牌大省,成为中国西部的“质量高地”。
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各级职能部门及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上述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四川省的名牌战略之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