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州黄小米从产地环境、种子选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到加工全过程,都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成为我省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古城牌乳粉通过奶牛养殖、鲜奶收购、加工等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在日趋激烈的乳品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壮大,被评为“中国名牌”。目前,我省已有3个涉农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5个农产品被评为“山西省标志性名牌产品”;36个农产品被评为“山西省名牌产品”;沁州黄小米、平遥牛肉、山西老陈醋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5个涉农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农业标准化增强了农业市场竞争力
2004年,省质监局会同涉农部门出台了《山西省农业标准2004—2006年发展计划》,明确提出了今后我省农业标准建设的总框架。我省共有省级农业地方标准512项,市、县级农业标准规范540项,初步建立了以无公害为基本要求的覆盖优势、特色农产品,涉及产品质量、生产技术、检测方法等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目前,我省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08个,产地面积达849.9万亩,产品数量达635个,产量499.5万吨。其中绿色食品认证数402个,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共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46个(其中,国家级59个)。长治市还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上,省、市、县农产品检验检测网络已初步形成,检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在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全省已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检测网点42个,大型超市和销售专柜28个。实践证明,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培育名牌产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地积极培育农产品名牌,使一批按标准化生产、加工的农产品已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
农业标准化与经济发展要求相距甚远<
我省农业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和一些兄弟省市相比,也相差甚远。一是全社会的农业标准化意识不强,标准化知识普及不够,标准化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二是农业标准化的机构、人员配备不足,缺乏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指导,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还有脱节现象;三是农产品检验检测资质能力及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检验检测覆盖面不平衡,重复检验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农业生产技术的规范、农产品的加工和质量分级等环节,标准还不健全、不配套,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五是农业标准化经费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工作向纵深推进。尽管我省已制定了农业地方标准500余项,从总量上看,与全国600项的平均水平差不了太多。但如果从山西特色农产品品种繁多的实际来看,我省的农业地方标准还是很不够的。现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每年制定的农业地方标准在50—100项之间;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在100—150项之间。而我省每年只有20项左右,差距更大。我省很多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像小米、荞麦、莜麦、杂豆、红枣、核桃,很多地方目前仍然是无标生产、无标销售,严重影响了山西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与兄弟省份相比,我省在农业标准化工作上的差距,不仅表现在农业标准的制定方面,而且也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农业标准的实施上。从生产领域比较,按照国家要求,“十五”末全国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要达到6000个,平均每个省份200个,而我省目前总共才有146个,到2006年底才计划达到200个,相当于比全国平均水平落下一年。在示范区的效益上,我省与兄弟省份相比,差距也非常明显。河北富岗的苹果,每个可以卖到100元;河南、河北的优质强筋小麦,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山东寿光的蔬菜,已经跨越了日本的技术壁垒,可我省的小麦、苹果、蔬菜等,都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从加工领域比较,我省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采标意识差,品牌意识薄弱,产品竞争力不强。中东部省份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农产品的平均采标率在50%以上,我省还达不到10%。湖南祁东一家经营黄花菜的企业,用标准化手段培育名牌农产品,产品畅销日本、韩国市场,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75%。我省相当一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对这个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为了加大我省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力度,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如下决定:一是加快农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二是加快农业标准的实施工作;三是抓好农业标准化知识的普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