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标准竞争的“三国演义”出现了峰回路转般的变化。1月24日,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公开表示,微软将坚决支持中国自主的文档格式标准UOF,希望微软主导的OOXML能和UOF共同成为国际标准。
在三种标准中率先获得国际标准组织确认的ODF已经在数月前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能与中国标准融合。2007年8月27日,主导ODF的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的CEOPatrickGannon写信给中国信产部和国标委,正式邀请中国政府与OASIS合作,提出了“在OASIS建立技术委员会”,由“中国领导实现两种标准的融合”的建议。
“上述这些进展都是有利于UOF的,都有利于UOF成为国际标准,人们将密切关注今后UOF和这两方面合作的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告诉记者。
自主创新赢得话语权
文档格式从封闭的、二进制文档向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过渡,这是软件领域游戏规则的改变,新标准将影响未来一二十年相关软件领域的发展。
“今天,中国在文档格式标准方面有了话语权,国家标准UOF得到了国际上ODF和OOXML两个阵营的承认和支持,这正是因为这些年中国自主研发了办公软件,自主研发了UOF标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今天中国还只能追随某个标准,不可能获得主动权。这证明中国自主创新发展包括基础软件在内的软件产业是完全必要的,是很有成效的。”倪光南说。
过去,微软掌握文档格式的事实标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不仅使用户被锁定于微软的软件,也给竞争者设置了重大障碍。例如国产Office在推广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要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尽管通过五六年的努力,现在这个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一旦微软Office的版本升级,又会出现新的兼容问题。
所以,对国产Office来说,采用开放的基于XML的文档格式被认为是难得的机遇。如果ODF和UOF的融合成为国际标准,将打破垄断,在与文档有关的应用领域,从此将有公平的竞争。今后,将是所有厂商(包括微软)去兼容一个国际标准,而不是其他厂商去兼容一家的私有标准。
“有人不相信自己,总认为在信息领域(尤其是软件)中国只能先给人打工,先学习技术,才能自主发展,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情况,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倪光南说。
倪光南还认为,信息科技处在更新换代时期,中国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说,在一些传统领域,我们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赶上发达国家,那么,在信息领域情况就不是这样。像基于XML的文档标准对于谁都是新的,中国研发UOF和国际上是同步的,所以,当前UOF和其他两个标准处于同一水平,这就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实例。
我国已可放手地推广UOF
“三大标准合作,对于我国标准显然是有利的。ODF和OOXML两方面都已表示可以做转换到UOF的转换器,这说明他们认为UOF标准是足够开放的,实施UOF标准是能有公平竞争的,所以我们可以放手地推广UOF。”倪光南说。
在软件领域,开放标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例如2007年12月4日,丹麦政府给WTO的TBT(技术贸易壁垒)委员会一个报告,说明丹麦政府正准备实施一项与丹麦各地区及直辖市政府达成的协议——“在公共部门的软件中使用开放标准”,它要求在2008年1月1日以后,在公共部门新的IT系统中将强制实行7套信息技术开放标准。几乎同时,荷兰国会也已经批准一项计划,强制在政府部门中采用开放标准和开源软件。
丹麦、荷兰等国的行动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今后的发展有可能在软件领域使“开放标准”具有类似“国际标准”的地位,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有利的。
早在2005年我国就对WTO的TBT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报告(即“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要求解决标准中的专利高昂收费问题。丹麦、荷兰等国推行“开放标准”,正是免除标准中专利高昂收费的一个途径,我们相信,这会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我国政府也应当研究在软件领域,是否可以采取类似丹麦、荷兰等国政府已采取的那种措施。
目前在中国、欧盟和许多国家,都不采取美国那样强化软件专利保护的做法,“纯软件专利”(例如智力活动的规则)在中国不能申请专利,这和在软件领域提倡“开放标准”,其出发点是一致的。
“不论UOF何时成为国际标准,现在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标准,它已经可以大力推广。”倪光南说。
· 相关链接
对于微软提出的OOXML标准来说,摆在眼前的一个问题是:能否在一个月后的国际标准组织会议中顺利通过,晋级为国际标准。
在2007年9月国际标准组织ISO的投票中,微软的标准提案没有得到足够的票数。各成员国一共提出了OOXML标准中存在的3522项问题。几个月后,微软公布了经过整理、合并的1000多项文体,文档篇幅超过2000页。
按照安排,2月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召开“问题解决会议”,就微软所提出的文档修改意见进行讨论。届时,ISO将由此前的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TC1)转移至SC35专门委员会来讨论这一事件。
· 专家连线
“主动权在中国方面”
记者:UOF已经获得了另外两大标准的支持,请您评估一下UOF成为国际标准的前景,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倪光南:UOF已经获得了另外两大标准(ODF和OOXML)的支持,这是UOF的成功。下一步最重要的是推广UOF,在实际应用中使它发展成熟。现在这两方面都表示支持UOF成为国际标准,这当然是好事。有人就说,“谁对中国支持大,我们就和谁合作”,看来,主动权在中国方面。
记者:近段时间,我国UOF标准在推广方面进展如何?
倪光南:近来,我国有关办公软件企业和测评单位都在努力工作,改进对UOF的支持,完善标准符合性测评的方法,为UOF的推广应用积极创造条件,希望不久后UOF就能得到实际的推广应用。
记者:UOF成为国际标准,还要经过哪些程序?面临哪些挑战?
倪光南:目前UOF还是国家标准,要成为国际标准需要通过一些程序,由于ODF和OOXML两方面都表示支持UOF成为国际标准,所以今后可能遇到的阻力会小些,但具体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现在还没有确定。
记者:微软表示坚决支持UOF并希望其与微软OOXML共同成为国际标准,是否也意味着UOF也将在2月份的国际标准组织会议中投票支持微软OOXML?
倪光南:众所周知,中国在去年9月的投票中反对OOXML成为国际标准,这是有许多理由的。实际上,在过去5个月(2007年4月—8月)的投票过程中,各国对OOXML共提出了3522条意见。这些意见转给了负责提交OOXML的ECMA(包括微软等的“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将它们归并为1027条意见(例如关于“打印机设置”的意见有70条,关于“1900年以前的日期”的意见有57条,等等),并于2008年1月14日给出了对于这些意见的处理答复文件,该文件长达2293页。现在,中国和世界各国有关单位都在研究ECMA的答复文件,由于篇幅很大,一时还不能作出全面评估。
看来,中国各界的许多意见未必都已在ECMA的答复文件中得到解决。例如,在这些意见中有一条认为,对OOXML标准草案的评估“是一项很复杂的技术,需要更多时间来建立测试环境以便进行彻底的、深入的评估”。显然,这条意见是客观的,反映了实际情况。现在ECMA的答复文件的篇幅达2293页,仍然很大,如果认真加以研究、讨论,似乎也需要更多的时间。中国各界的其他的许多意见是否已在ECMA的答复文件中得到解决,也都需要认真地、逐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