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对于许多家电企业而言,恰似一道“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这一进一出之间包含着许多的希望和辛酸。
多元化需要代价
在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家电企业的都在谋求转型,希望在其他相关或者不相关的行业试试水。中国家电业的竞争一向都是惨烈的。越来越薄的利润使众多家电厂商纷纷将目光从主业转移开,从PC开始,房地产、手机、汽车,这些最具暴利特征的行业无一不被涉足。
其实,多元化发展早已被国内家电企业当成壮大自己的一条有效途径。海尔、TCL、长虹、海信、小天鹅、科龙、美的等国内名牌企业都曾争先恐后试水多元化,多元化发展早已被国内家电企业当成壮大自己的一条有效途径。
种种迹象表明,在家电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多元化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并使我国企业在跨国家电巨头资金、技术、管理等多重压力之下,通过多元化的有力支撑,实现了快速突围。
对于家电业来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其不懈的追求。可以说,无论行业内外,只要是有暴利的产品,就没有家电业不伸手的。然而,家电业从事的与主业相去甚远的多元化战略却在市场的考验面前受到了沉重打击。
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并没有使所有的家电业真正走出困境。有家电业转型“突击队员”之称的奥克斯可以说是最为不甘寂寞的家电企业之一,家电主业不说,副业又是造手机,又是造汽车。最让人关注的是,2003年7月,奥克斯与沈阳农机集团达成协议,出资5000万元,成功收购双马汽车95%%的股权。去年2月,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高调宣布,将在未来数年内投资80亿元,瞄准45万辆年设计产能的终极目标。
然而,其结果却并非如此。当初预定的目标是2004年销售2万辆,但实际上,2004年只售出2000多辆,仅完成销售目标的10%%。这就是奥克斯集团对汽车业的尝试结果。
虽然家电业内有着海尔、海信等一些实施多元化的成功典范,但这并不意味着多元化就是家电企业发展壮大和步出困境的灵丹妙药或唯一出路。前几年,急速的多元化扩张让乐华出了名,但也正是多元化之路,让乐华遭到颠覆。近几年家电巨头奥克斯为在汽车项目上进行多元化扩张,付出了4000多万元的学费。
这些家电企业多元化的失败给我们很多教训,任何企业对多元化都应该持谨慎态度,因为任何时候的多元化都是天使和魔鬼的完美结合。
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对于多数的家电企业而言,多元化并非万金油。即便像TCL这样的家电巨头,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也是充满荆棘,并且仍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由于在手机和电脑等方面的亏损,TCL不得不出售国际电工和楼宇科技等非核心业务链,通过换取资金来支撑主营业务的更大发展。
因此,多元化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应该是一条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却不是唯一途径,更不是灵丹妙药。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行业的发展,及时调整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家电业竞争的残酷,使其多元化投资更加具有投机性。 家电企业在价格战之后最擅长的武器就是概念战,那些听上去高深莫测的概念其实并不是这些企业拥有了独特技术,而是其造势的噱头而已。有人说,中国家电企业是最懂得如何掀起残酷竞争的一群商人。竞争初期,大家一拥而上进入每一个具有高利润却未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新产业,而在他们激烈的价格战、概念战后,该产业最后变得利润稀薄,乃至无利可图。
中国很多企业热衷多元化,主要是中国特殊经济环境所致,权力经济下催生了一些企业可以切入暴利行业的机会,需要牌照的手机行业、需要政府批准的房地产业和需要牌照的汽车业等无不体现这一点。
由此可见,多元化作为经营战略和方式而言,其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企业运用这种战略,成败的关键在于企业所处外部环境及所具备的内部条件是否符合多元化经营的要求。两者相符,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多元化和专业化都有成功的可能,GE和诺基亚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都是专业化,而且是从多元化最后转向专业化。因此,不能盲目迷信多元化,家电企业应当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