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诺基亚公司上周宣布将关闭在德国波鸿的手机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更低廉的罗马尼亚,这一决定直接导致至少2300名德国人失业,遭到德国朝野的猛烈批评,抵制诺基亚的呼声四起。
波鸿工厂工人举行罢工,德国工会则号召民众抵制诺基亚产品。据民意调查显示,56%的德国人表示将不会再购买诺基亚的产品。在网络上也掀起了抵制诺基亚的浪潮,大量毁坏和丢弃诺基亚手机的视频、图片在德国网络上蔓延开来。
对于德国上下如此激烈的反应,诺基亚总裁感到吃惊,“各界对此反应如此强烈,也许我们事先的沟通应该做得更好。”
外国企业关闭在德工厂,并非新鲜事,通用汽车就关闭了波鸿的欧宝生产基地,明基放弃了西门子手机业务,这两起事件涉及到的工人比诺基亚此次要多很多,但都没有引起太大反应。究其缘由,是因为这两个公司大量亏损,不得不关闭工厂,在奉行市场经济的德国,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而这次,诺基亚仅仅是为了追逐更低成本和更多利润而关闭工厂裁撤员工,这让生活在福利制度中的民众感觉极不人道,他们认为,一个企业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在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方面承担足够义务。
不过,笔者看来,德国人群起抵制诺基亚,除了认为企业行为有悖德国社会福利文化以外,也有更深层的原因。
透过此次事件,可以看到骄傲的德国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失落。半个世纪以来,德国人都以“德国制造”的良好声誉而骄傲,而现在,德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少,本土品牌也不断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更加重视海外市场。几年前施罗德就对此呼吁企业家也要爱国,要在自己的祖国投资。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让德国人感觉渐渐失去了骄傲的资本,以中国为代表的后起之秀已经慢慢在各个领域赶超德国。由于欧元的坚挺,中国在2007年没有在经济总量和出口总额上超过德国,德国媒体虽一片庆幸的声音,但也清楚超越是迟早的事。失落感已经在德国上下蔓延。
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德国人的优越感逐渐消退,整个社会显得更加浮躁和不安。各个政党为了迎合民众的这种心态也纷纷左转,更多强调维护民众福利。因此,诺基亚不顾工人生存闭厂(违背重民众福利的社会主流),更将工厂撤出德国(这是一种全球化背景下的行为),恰恰触到了全球化下德国人心中的“伤疤”,使得诺基亚成为德国人宣泄失落感的一个“出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