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镜、老花镜、变色镜、太阳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物件,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需要用镜的人数已经过亿。而眼镜盒的质量和标准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河北新河县眼镜盒生产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市场打拼与治理整顿,目前全县同类企业已达180余家,其中引资联合16家,从业人员达3600多人,年产量6000万个,销售收入7500万元,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眼镜盒生产基地之一。目前, 新河县眼镜盒已拥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制约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该产业一直处于无标生产状态,产品多为贴牌生产,有时,几个企业为争一张订单相互压价,不但造成企业利润微薄,而且明显降低了产品质量,出现粘胶质量不高、甚至使用劣质胶的现象。无生产标准、无产品标准、无自主品牌、无检测设备的四无现象成为新河眼镜盒生存和发展的障碍,还给质量技监部门的监管带来了难题,制定眼镜盒相关标准及建立检测站已势在必行。
2007年4月,新河县质量技监局成立了区域产品整治领导小组,将制定眼镜盒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定为“一把手”工程,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攻关小组,对全县眼镜盒生产企业按照不同的工艺类别和规模档次,进行了上百次调查走访,将收集到的企业信息汇总整理,梳理出一套科学实有的标准样本。
为了使标准更趋科学合理,该局曾咨询省、市标准化权威专家50余次,几经修改出台了《眼镜盒标准》和《眼镜盒生产卫生标准》草稿。继而又针对草稿多次回访企业及标准化专家,经过10余次修改,最终形成了两个标准的修订稿。
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眼镜盒标准》通过了由河北省有关专家和河北省质量技监局标准化处、河北省质检院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的审定,并正式实施。
《眼镜盒标准》对眼镜盒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等做出了明确规定,适用于以皮革、纺织品为面料、以金属板为内壳,采用特殊符合工艺制成和以塑料材质注塑加工制成的各种眼镜盒。
《眼镜盒标准》除对产品原材料和外观做出相关规定外,着重对色牢度、耐磨度、耐冲击性和开闭次数等耐用性能做出严格规定,并在耐老化度检验项目中对产品适应温度及紫外线的能力做出具体规定,同时对产品中砷、铅、游离甲醛、正己烷以及甲苯、苯+二甲苯等有毒有害物质做出了最高含量限定。
同时,标准还要求生产厂家在每批产品出厂前,均由本厂检验员按本标准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加贴合格标记后方可入库或出厂。另外,《眼镜盒标准》在判定原则中明确规定,“供需双方在产品质量上发生争执时,应按本标准进行仲裁检验”,也为解决产品质量纠纷提供了有效依据。
据了解,《眼镜盒标准》的建立与实施,填补了国内眼镜盒标准的空白,为当地这项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标准还在标签、包装、标志项目中,明确要求产品应有专用标记即商标,这就使新河县的眼镜盒生产企业摆脱了贴牌生产的尴尬境地,走上拥有自主品牌的创新发展之路。
标准栽下梧桐树,产业升级凤来栖。近日,当地欣欣盒业有限公司与国内最大眼镜盒生产企业之一的温州蓝道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该县县城新区眼镜盒工业园区,共同投资1.2亿元组建的占地8.3公顷的镜盒生产基地——蓝驰实业有限公司已竣工投产。该企业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年产量达2000万只,以中、高档产品为主并全部出口外销。
目前,眼镜盒检测站已经由新河县质量技监局申请立项,正在积极地筹建之中。据介绍,到“十一五”末,新河县的眼镜盒将实现年产5亿只、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以上,从而真正把小产品经营拉动成当地经济发展的大产业,并力争发展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眼镜盒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