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区域化管理模式推动出口快速增长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本报讯 山东农产品出口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连续八年领跑全国。统计显示,2007年该局共检验检疫出口农产品40多万批,货值近120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8.29%和13.1%。在全国所有出口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出口规模已连续八年位居第一,年均递增16%,拉动山东GDP增长两个百分点,带动了1600多万人就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5%。

  2007年,山东检验检疫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山东农产品出口大省的实际,按照国家质检总局“一个模式、十项制度”的要求,加快建立区域管理、过程监控、检测把关“三道防线”的长效机制,在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产区政府负责、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相关部门齐抓、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目前,该管理模式在安丘、乳山、莱阳、金乡等重点农产品出口县市推广,并有力地推进了全省食品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抓基地建设。借鉴出口冷冻菠菜、输日热加工禽肉备案基地管理经验,加大源头管理力度,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推动基地管理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目前,对出口敏感商品和敏感国家的种植、养殖基地全部实行了备案管理,出口蔬菜备案基地面积175.6万亩,其中,面积200亩以上的连片基地1566个、120多万亩;出口水果备案基地面积18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基地77个、11.7万余亩;禽、猪等备案基地660个。

  抓龙头带动。对龙头出口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出口免验等优惠政策,在263家重点出口食品企业派驻近300名检验检疫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帮助企业加强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建设,加强软硬件改造,加强基地规划建设,指导开展国际认证认可等,示范带动其他出口企业自觉推进基地和产业结构由数量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007年,山东省出口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由上年58%提高到67%。

  抓机制建设。按照《特别规定》的要求,借专项整治全社会高度关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契机,在安丘等市县建立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的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地方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和检验检疫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区域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事机构,乡镇则成立区域化服务办公室,各规划村成立区域管理服务中心。

  抓综合治理。对区域内农业化学投入品实行区域准入资格制度,建立市、镇、村三级农业化学投入品直供的封闭式管理体系。结合落实残留监控和疫病疫情防控计划,对农、兽药进行定期检测、风险评估,并指导科学使用,有效提升区域内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综合管理水平。目前,试点县建立了市级农药、化肥专营总店、镇级配送中心和村级直供店500多家。与有关部门组织联合执法120多次,查封国家禁用农药1.2吨,无证、违法经营的农业化学投入品销售单位340家。

  2008年,山东局将加快推广区域化管理模式,重点推动昌邑出口禽肉、荣成出口水产品、金乡出口大蒜、莱阳出口蔬菜等15个县市的区域化管理体系建设,在全省构建东部沿海全面升级、中部农产品生产密集地区扩大规模、鲁西南与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出口农产品的区域发展格局,确保山东出口食品农产品持续实现又好又快增长。
作者:刘志海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