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我国首张风电整机质量认证证书诞生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由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颁发的我国首张风电整机质量认证证书日前落户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风能认证在风能产业领域的正式实施。目前金风科技公司、运达风力发电公司等企业的整机认证也在实施运作中。风能业内专家认为,风能认证无疑会促进这些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及风电设备的销售。

  我国风电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尽管近两年发展迅速,但仍未形成规模效应。究其原因,专家认为,风电设备国产化率低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风电机组是风力发电的核心设备,在风电项目投资中,其成本约占项目总投资的60%至80%。那么,相同型号的风电设备国产化后,其价格可降低20%。但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尤其大型风机依赖进口或与外商合作生产的局面仍将维持。此种状况加大了风电建设投资,导致上网电价居高不下,降低了风电竞争力,影响了风电产业的发展。

  风电设备的生产和制造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风电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尤其近两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迅猛增长,为风电设备国产化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风电行业专家希望通过风电设备质量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提高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和开发能力,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该类设备的国产化和行业技术进步,大大降低风电场的投资,从而有力地促进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国国内企业正在制造和生产的风电机组其主要技术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引进国外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或与国外设计技术公司联合设计,在国内进行制造和生产;第二类,购买国外成熟的风电技术,在国内进行许可生产;第三类,与国外公司合资,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在国内进行生产。

  尽管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大,但我国起步较晚,研发技术与国外厂商的差距在短期内难以弥合,自主创新、研发基础薄弱的尴尬仍没有得到改观。有些国外机型项目,尽管有些国内企业购买了产权,但一直没有完成其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仍旧停留在有产权而无知识的层面。有的国内企业即便高价购买了许可证,买到的也只是一张组装图纸,拿不到核心技术。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国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都想来中国投资风电设备,但都要搞独资,而不愿意与我国企业合资,换句话说,就是不愿意转让技术。

  专家称,目前与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在风电机组制造方面还落后很多,尤其研发技术上的差距在短期内难以弥合。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内企业自主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比较薄弱。通过技术引进和利用国际合作,尽管可以缩小差距,提升自身竞争力,但如果缺乏自身的研发能力,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成了空话。因此,有专家强调,国内企业必须坚定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之路,以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越,而认证恰恰可在实现这一跨越上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风能认证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认证项目。据了解,鉴衡认证中心从开始进行风能认证技术能力建设到具备这种能力历时4年,其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根据国家认监委的要求,该中心提出国家风电设备检测和认证技术能力建设方案,以此要在保障风电设备质量、促进制造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作者:薛吕文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