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截至2007年11月,北京11年间共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68家,汇集了如联想集团、北大方正、燕京啤酒、北汽福田、中星微电子等众多知名企业,其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以上企业的31.6%和20%,处于北京工业的高端位置,已经成为首都工业“领跑军团”。而在不久前揭晓的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中,该省企业获奖总数首次超过了高校,跃居第一。
真正支撑这些企业成为“领跑军团”的,是其不断的技术创新。一般而言,现代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的竞争,谁率先掌握和使用新技术、新工艺,谁便能拥有市场,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不少惨痛的教训,一些企业热衷于要投资、上项目、铺摊子,管理粗放,经营不计成本,因而忽视了技术改造和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一些企业盲目引进技术和设备,只重使用,不重消化吸收和创新,结果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中;另有一些企业在与外商合资中,自动或被迫裁减、撤销技术开发机构,成为外商的廉价加工厂。
未来的市场竞争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技术竞争,而升级为标准的竞争,谁拥有了标准的话语权,谁便拥有了市场的话语权。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企业技术竞争往往体现在参与制定标准的程度。因此,企业除了将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适时转化为企业标准之外,还要力争参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制定或修订,掌握市场主动权。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各地相继出台了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和措施,如去年北京市已对37家新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每家给予了50万元的资金支持,而今年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资金补助将提高到100万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这些企业或是一个行业的龙头,或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正是这些企业的技术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正是这些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