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消费维权市场混乱缺乏行标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一款号称拥有神奇防水功能的手机居然被几滴牛奶“断送了性命”,日前,一起有关“防水手机不防水”的奇特纠纷摆上了消保委的桌头。记者调查了解到,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手机的“防水”功能完全听凭生产厂家的一面之词,相关部门无从监督,而消费者也无从辨别,造成手机市场“机机防水、真假难辨”的混乱局面。
  
  案例:“防水”手机命丧牛奶
  
  日前,何小姐在电视上看到一则七星购物广告。该广告称一款长虹“小智玲”手机拥有神奇的防水功能。心动的何小姐便到七星购物专柜选购了这款手机,但使用了一个多月后,何小姐不慎将牛奶溅到手机上,手机当时就死机开不了。

  何小姐随即与商场交涉,觉得与广告宣传的不一样,要求退货,但是遭到了商场的拒绝。区消保委接到投诉后调查发现,尽管电视广告神乎其神,但其产品说明书上却找不到任何关于“三防”
功能的介绍。最终经过调解,商场张经理同意为何小姐调换另一款手机,何小姐表示满意。
  
  市场:“每个手机都防水”
  
  “现在基本每款手机都是防水的”。在太平洋数码广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在多年前,手机“防水”功能还是一个不错的卖点,但现在基本已经是所有手机都具备的共性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几乎每一款手机的参数说明上都有“防水”一栏,不过写法不同。例如一款波导手机写的是比较笼统的“三防”,也就是防水、防尘、防震;而某款索爱手机则比较专业,说明书上写着“JIS七级防水”;而一款摩托罗拉的手机宣传纸上则写着具备“防水溅”的功能。

  那么“防水”究竟是防“水浸”或是“水溅”还是“防潮”呢?营业员表示他们也无从知晓,“反正说明书上写着‘防水’,那就应该都防,不过也没顾客刻意这么试过。”
  
  协会:缺乏标准“自说自话”
  
  “手机的‘防水’包含‘防潮’和‘防水’两种不同的含义,说明书应当明确区分”,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协会余会长告诉记者,由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防水”与否由企业自己说了算,因此便有一些厂商钻空子,刻意混淆“防水”与“防潮”,随意,贴上“防水”的标签。

  余会长表示,由于行业标准的缺失,造成了市面上“防水”口径、标准混乱。“现在的问题是,防水的鉴定都散落到各个厂商自己进行,然后以各自不同的企业标准做出解释。”因此,即便用户遇到问题,很多时候也很难维权。“如果手机进水坏了,那么厂商就会解释其实‘防水’是指‘防潮’,用户也没办法。”
  
  消保委:不要迷信“防水”
  
  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手机类产品时,要选择品牌及声誉都不错的产品,对产品的功能,特别是一些特殊的功能要询问清楚,即使商家宣传得花好稻好,自己也要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并且索要正规发票。

  不要一时贪图价格上的优惠,而购买那些不知名的手机,以避免日后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作者:王智宇 沙情奕 来源:东方网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