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质监部门信息化管理的难点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信息化是促进质监部门职能到位的必由之路,也是从根本上解决质监部门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由于平台陈旧、功能不足、利用率低等一系列因素,使当前质监部门信息化管理运行模式存在一些难点。

  缺乏长远规划,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现象需重视。一方面,目前在许多地区,质监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在具体的创建中,缺乏长远的整体规划,“职能变需求,需求变项目”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建设项目是在办公室里构想出来的,没有经过实践论证就仓促上马,完成后才发现技术升级空间不大,关键业务的流程再造功能不足,方案可扩展性不强,需要不断地打补丁。即便是这样,仍然不能实现预期目标,产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更是微乎其微,很多项目甚至还要推倒重来。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信息化建设跟绩效考核挂钩,为了在考评时能够加分,各地都在搞软件项目开发,以致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很多项目解决的问题都差不多,只不过是软件名称、格式、内容、程序上不一致而已,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缺乏互动功能,信息孤岛、交流死角现象突出。首先,质监部门由于没有将职能电子化、网络化,致使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体现“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开放与融合、综合开发与利用的价值不大。其次,由于大都基于现有体制流程,所以难以起到引导和体现未来发展趋势的作用。第三,目前政府部门之间缺乏资源共享机制,许多部门依然以部门利益为出发点,实行部门信息垄断和封闭,各部门数据仍只是一个个“信息孤岛”,质监部门不仅不能很好地借助相关部门的前期管理成果和管理信息,也不能为相关部门的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缺乏服务性能,内容陈旧、形式封闭现象明显。目前,质监部门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网络信息更新速度比较慢,不能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绝大多数网站的首页可以显示最近的新闻信息,但如果浏览查询就会发现,网站上不少数据和信息陈旧不堪,甚至几年没有更新。另外,网页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也是重要弊端。

  认识存在误区,缺乏信息化的环境。信息化建设最难的不是技术,缺少的是信息化的环境。在质监部门很多人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质监行政管理信息化就是计算机硬件的普及,就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业务处理模式,对软件的应用和质监业务流程不做整合衔接,结果让计算机变成高级打字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摆设。

  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化人才。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因此,工作人员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是开展质监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各地质监部门从事信息化建设的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人员,而且只限于对信息的简单归集和利用,没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综合分析,难以成为领导决策的参考意见,信息化管理也难以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作者:佚名 来源: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26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