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正致力于切实提高农村食品质量。如何打造放心优质的农村消费环境,眼下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劣质奶粉、皖毛毛“问题粽子”以及滥用添加剂等一系列食品问题,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当前,由于农村人口多、监管难、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原因,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鱼龙混杂问题多
“我们买菜,都是到镇上的农贸市场去,那里离家近,价格也便宜。”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的村民吴大爷一番话,代表了我省大多数农民的消费现状。由于受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农民采购食品主要集中于价格较为低廉的产品,日常生活需要的食品习惯于就近从村镇家庭小作坊购买,同时普遍缺乏食品消费、鉴别知识,使得农村居民最容易受到低质、劣质食品的侵害。
在购买食品时索证索票意识的缺乏,也使得农民在遭受侵害时,无法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滁州市消费者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地农村消费者中,仅有31%的消费者要求经营者开具发票或收据,32%的农民表示不会索取有效票据,37%的农民表示无所谓。一些不法商贩正是利用农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特点,将一些过期、变质食品低价倾销到边远的农村市场,使农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假冒伪劣食品的集散地。
“当前,我省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经营者数量大、分布散,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差等问题,食品安全存在较大隐患,重点难点问题相对突出,农村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较为严峻。”记者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采访时,食品安全监管处工作人员如是说。据统计,2006年末,我省户籍人口6593.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就有5000万人。由于受经济发展、文化知识、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食品质量在提高
“烧鸡进了产业园,工艺标准严规范,产品质量显提高,名鸡品牌天下传。”这是记者近日在宿州市著名的“烧鸡之乡”符离镇采访时听到的一句顺口溜。几年前,这里的烧鸡企业大多是手工作坊式的“小店”,卫生条件差,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质监部门的整治、帮扶下,符离集成立了规范化的烧鸡产业工业园,通过积极研究制定烧鸡国家标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如今的“符离集烧鸡”,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烧鸡工业园内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一车车包装精美的“符离集烧鸡”,飘着浓香运往全国各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省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无证生产、违规生产厂家的查处和取缔力度,积极帮扶农村特色食品、传统食品做大做强;在农村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食品集散地,对白酒、小食品等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对伪造产地、标识不符、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充合格等行为,依法从重从快处理;为避免农村红白喜事自办宴席引发群死群伤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我省还积极开展对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先后在宣城、滁州等地进行试点,切实保障农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自去年以来,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先后对芜湖、蚌埠、铜陵、阜阳、淮南等5个市进行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农民对食品安全的放心程度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2006年度《安徽省质量状况白皮书》显示,我省蔬菜、猪肉和水产品等主要食用农产品合格率平均达95%以上。目前,通过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省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全省90%的小作坊签订了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长效机制保平安
“我省将继续按照‘十一五’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要求,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形成一套既符合安徽实际又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张万宽在采访时如是说。由于农村食品监管涉及质监、食品药品、农委、工商、商务、卫生等部门,过去因为各部门管理体制不同,不同程度存在重复监管、沟通不够、协调不畅等问题,为此,今年我省成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努力探索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组合监管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信息相互通报制度,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形成整治合力,共建农村食品安全“防护墙”。
自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我省质监部门继续实施农村重点区域整治,食品药品部门进一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农村自办宴席监管,农业部门积极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工商部门努力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活动,卫生部门加强对农村和小型餐馆的食品卫生监督,商务部门强化对农村猪肉市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多部门的互相沟通和共同行动,推动农村食品整治扎实有效进行。
由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的组合监管,为农村食品安全上了一把“安全锁”。目前,全省乡镇、街道、社区食杂店83.5%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5%,农村自办宴席监管走在全国的前列,全省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分别达到97.4%、99.5%、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