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数码旺市的成色较前两年有所不及,但谁都无可否认,数码相机依然是眼下灼手可热的产品。在上海,日系数码相机几乎只手遮天,索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时尚靓丽的外观吸引到的不仅只有MM的眼球,在收购美能达后,索尼的单反作品开始热卖,成为不少入门级“色友”的首选。
一直以来,索尼所树立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质量与服务保证,CCD事件曾令索尼举步维艰,但风波过后的索尼数码相机仍然是上海市场难以撼动的品牌。然而就在上周,记者却收到了索尼用户的投诉,据投诉人黄先生称,他使用的A100相机原本只是相机快门卡壳的小问题,索尼维修中心非但没修好,反而连正常开机也不行,维修中心负责人拒不承认过错,推脱责任。
数码相机发生故障难以避免,但是否真如黄先生如言,小故障修出大问题,相机无法开机?索尼方面对此事又有什么解释?带着疑问,让我们对事件进行一次回放。
小故障修出大问题 索尼维修中心不专业
消费者在正规渠道购买到的产品,除了产品本身,还包括了后期服务--这在IT行业是铁的定律。远有IT产品三包条例,近有市场默认的行规,目的在于让消费者买得安心。然而在如今的DC市场里,一向服务过硬的索尼却被消费者投诉成了二三流的小厂,上周,消费者黄先生就深深体会了一次国际品牌的“二三流”服务。
黄先生于今年9月购买了一款索尼A100数码单反相机,但在使用三天后,液晶屏幕开始出现红点,一个月后,快门按键开始无法正常回弹。
“我之所以选择索尼单反相机,就是出于对索尼品牌的信任及索尼售后服务的放心,但事实上,我并没有发现任何安心和便利的地方!相机质量有问题不说,服务也差劲。”黄先生在电话中气愤的将维修A100的过程向记者进行了大致的描述。
“大概10下旬月左右,我发现A100的快门经常会卡在半快门位置,无法正常回弹。数日后情况越来越严重,于是11月3日,我将相机拿到上海索尼产品技术服务中心进行保修,经工作人员预检确认,相机的问题与我描述基本一致,并要求将机器留下进行维修。11月6日中午,技术服务中心人员打电话告知已经维修完毕可以取机。但当我于11月7日下午取机时发现,相机的快门按键问题非但没有解决,甚至机器也无法正常开机了。当时我很吃惊也非常气愤,快门没修好,机器怎么会也开不了机?我当场质问接待人员,他在电话询问维修员后告知:只进行了快门键调节和清洁CCD,并没有进行拆机!我马上反问,那为什么机器开不了机?而且维修项目上并没有要求进行CCD清洁,在没有取得用户允许的情况下索尼可以替用户做主?他们并没有给我正面答复。”
只是快门问题却修到机器无法开启,黄先生的质疑也没有得到答复,最让黄先生想不通的是,索尼技术服务中心的维修不够专业,服务态度更加令他愤怒。
“我通过传真向技术服务中心和索尼客户满意科进行过投诉,但没有得到答复,无奈之下,又电话联系了技术服务中心,一位自称姓王的负责人称传真机故障并且联系过我,但手机打不通(当时手机一整天都处于开机状态),并且态度冷淡,坚持不承认他们有过失。最后,在本人坚持不懈,前往技术服务中心共3次,发送2份传真,拨打6次800电话后,索尼顾客满意科的李经理终于联系了我。他最终给我的处理建议是:机器维修好,延长保修期。维修站开具两张维修单,若机器再发现其他问题,可以换机。但我坚持退机或换机。最后仍然没有答复。”黄先生说。
律师认为索尼在推卸责任?
出于对索尼品牌的信任,黄先生花了6500元购买了索尼A100相机。但在两个月内就出现质量问题。根据黄先生的描述,记者对于整个维修过程也充满疑问。首先,黄先生的相机只是快门出现问题,但为何在取机时却连机器都无法开启;其次,索尼维修中心在将维修好的相机送交用户之前是否对相机做过检查,确保正常使用?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索尼中国公关部,公关部于小姐向维修中心了解后告诉记者,黄先生遇到的问题只是个意外,按照维修中心操作守则,产品在送交消费者手中时会经过检测,确保可以正常使用。“据我了解,相机无法开机是跟快门旁的电路有关,可能是维修快门的时候造成的意外,对此我们表示歉意。”然而,对于意外造成的责任以及消费者的损失赔偿于小姐始终不肯正面回答。不过于小姐也表示,对于维修部给出的解决方法,如果黄先生不满意,可以进行协商,但是换机基本不大可能。
索尼坚持无法换机,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的袁芸律师并不认同索尼的做法,她告诉记者,索尼的产品技术服务中心在为黄先生维修数码相机快门时,造成其相机无法正常开机的结果,该中心的维修服务显然是存有瑕疵的,理应对此承担责任。“首先,无论消费者交付给中心的产品出现什么质量问题,作为维修者的索尼技术服务中心都应将完全修好的相机交还给黄先生,但事实上该中心交付的产品当场验机时发现无法开机,而这个问题又是黄先生送修时根本不存在的问题,完全是在维修期间产生的新问题,很难说与该中心的维修行为没有关联;其次,中心如果认为造成无法开机的原因与其维修行为无关,那么中心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这个结果是第三方行为或者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否则无法免责;再次,退一万步说,即使这个无法开机的问题不是中心维修行为造成的,但是作为维修者的中心,其将修好的产品交付给消费者前应该对产品进行检查,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但中心显然没有对此做任何的检查,就草草的将产品交还给黄先生,这本身也是一种服务瑕疵。按照合同法和相关三包法的规定,未能向黄先生提交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理应承担重新修理、赔偿损失等责任。”
洋品牌集体太极 呼吁相关标准尽快出台
数码相机的增速虽然减缓,但每年仍然保持不低于40%的增长速度。2006年,中国数码相机的销量为640万台,而今年将突破1000万台。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仍然“钱景”无限的市场里,我国却一直没有完善数码相机的检测标准。
“具有约束力的国家标准是市场良性发展的前提。国家标准的缺失令国内数码相机市场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门槛。到目前为止,各品牌仍用本企业的标准衡量自身产品,厂商经常以此作为回避自身产品质量问题的最佳托词。”本报维权专家老轩这样认为,“只有设立统一门槛的国家标准,才能对进入中国市场的中外企业进行有效监管,规范行业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不仅数码相机因标准缺失引发各种问题,其它洋品牌的产品也在没有标准的约束下暗流涌动。夏普以“台湾屏”冒称“自产屏”愚弄消费者,并誓死诡辩;一向以质量著称的三菱重工等日韩品牌也因质量或服务不到位频遭投诉,引发诸多争议;东芝笔记本电池等都不约而同出现质量危机……。近一年间,关于洋品牌的质量丑闻几乎占据了各大媒体的焦点位置。然而风波过后,洋品牌依旧大摇大摆的出售问题商品,丝毫不见任何悔改。如此“明目张胆”,与国家检测、判罚标准的缺失有直接关系。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仅有三包法是不够的。要加强对洋品牌数码产品以及其他舶来品的质量监管,提升检测把关的能力和水平,更关键的是,数码行业应该早日出台检测的国家标准。“其实这样的国家强制标准制订工作早已争论了多年,初稿几经论证,但因为国标参与者复杂,且多为外资企业,而本土数码相机品牌又已经退市的退市,代工的代工,导致国标始终不见,任凭洋品牌‘自说自话’。国标一天未出台,数码产品的‘缺陷’就不太可能被认定,而国内消费者也只能将就着用吧。”
CBI观点:都说国内企业喜欢钻空子,洋品牌又何尝不是?利用数码相机检测标准的缺失与三包法规的漏洞打起了太级,本就属于弱示群体的消费者失去了法律的保护,维权就显得十分无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更应该据理力争,应将自己不公正的待遇让更多的国人知道。既然法律法规暂时奈何不了这些不负责任的厂商,舆论的力量将成为战胜他们最好的武器。中国有句古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什么样顶级品牌,只要它不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其多年精心积累起的口碑也将消耗殆尽。三口为品,品牌之所以会成为品牌,是因为有众人良好的口碑,如果没有众人的口碑,它将是空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