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山东莒南县区域整治推动磨料磨具产业升级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深秋,在山东临沂市莒南县,随着332座烟囱和332座蒙古包状倒焰窑的倾倒,崭新的磨料磨具产业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20多条生产磨料磨具的节能环保隧道窑正在红红火火的建设中。这是临沂市质量技监局和莒南县开展磨料磨具产业整治取得的令人振奋的成果。新生产线的建设标志着莒南县磨料磨具产业从此走向新生。

  磨料磨具产业是莒南县的支柱产业,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产品为陶瓷(棕钢玉、白钢玉)砂轮、树脂砂轮和氧化铝油石。到2006年年底,已有磨料磨具企业276家,年产磨料磨具15万吨,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25%,年实现产值6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利税4100万元,接纳从业人员1.2万人。

  遗憾的是,该县过去所有磨料磨具生产企业使用的都是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倒焰窑(俗称“蘑菇窑”或“土窑”)。用倒焰窑生产磨料磨具,窑内温差应控制在5℃左右,但由于工艺落后,窑内实际温差却达到40℃,不仅大量浪费热能,而且产品质量合格率只有60%。

  在276家生产企业中,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27家,只占应获证企业的19%。因为工艺落后、耗能高、高污染等原因,更多的企业被挡在市场准入“门槛”之外。莒南磨料磨具产业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

  2006年,莒南县委、县政府邀请临沂市质量技监局为磨料磨具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于是,拥有区域性产品质量整治丰富经验的临沂市质量技监局,把莒南磨料磨具产业纳入了整治议程。局长周建昌亲自带队深入磨料磨具生产企业调查,摸清了磨料磨具产业的底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进方向和建议,并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了详尽的调研报告。随即,莒南县委、县政府做出了立即开展磨料磨具产业整治的决定,明确提出淘汰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倒焰窑,全面推广小型隧道窑,所有倒焰窑从今年10月1日起20天内必须全部拆除;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工艺,用气(液化气、天然气)、电等清洁燃料代替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等要求。

  决定出台后,该县顺利完成了倒焰窑的拆除工作。质量技监部门协同当地政府督促有条件的规模企业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大型节能、环保燃气隧道窑的建设。在整治和建设过程中,市、县质量技监部门工作人员靠前服务,发挥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夯实基础性工作,提供技术和法规指导。

  目前,重新整合成立的30多家砂轮生产企业已申请建设大型燃气节能环保隧道窑,其中20家已开工建设,有7家已建设完工并相继投入生产。

  在山东新亚新磨具有限公司,新建成的108米大型燃气节能隧道窑已经投产运行。该公司董事长王进永深有感触地说:“没有质量技监局,就没有莒南磨料磨具产业的今天。质量技监部门出资出力组织我们反复外出学习,请专家来给我们讲课,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描绘产业发展的前景,使我们由抵制到心甘情愿地积极参加整治。如果不下决心整改,我们的产业真的没有出路了。”

  在这次整治中,新亚新磨具有限公司拆除了全部7座倒焰窑,目前新建隧道窑第一批产品已经出窑。改造前,该公司每座倒焰窑容量为16吨,每窑烧制砂轮成品需18天,热能利用率仅为15%,产品质量合格率仅为60%。改造后,该公司一条燃气节能隧道窑日产砂轮产品就达25吨,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8%,热能利用率为70%。

  据已投产的企业初步统计,采用隧道窑新工艺后,由于利用逆流原理工作,热能利用率高,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良好,较倒焰窑能耗降低了30%~40%。因为受热均匀,产品质量合格率由倒焰窑的60%提升到目前的98%以上。由于新建的隧道窑全部采用气、电等清洁燃料,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如今的莒南县,告别了烟囱林立、烟尘蔽日的景象。随着一座座大型隧道窑建设成功,当地磨料磨具产业将进入一个高质、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刘英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1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