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水质量污染问题,人们更关心水质量如何得到治理。
《无锡“河长”上岗水质变样》(中国环境报2007年11月9日)一文称:今年5月底,江苏省无锡市全面推行水质达标“河长制”,由各级党政“一把手”担任“河长”,使全市64条河流的79个水质断面达标率上升到了53.2%;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4项主要监测指标浓度比今年5月下降了六成以上。
无锡市“河长制”无疑对改善当地的水质达标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11月14日,笔者点击“无锡河长”,“百度”用时0.001秒就找到了相关网页约6500篇。相对于今年上半年的“无锡蓝藻”事件,这次人们的反应更加强烈。从各种交锋的意见看,“返朴”的“河长”至少说明了如下3个问题。
首先,“河长制”激发了人们改善水质的决心,唤起了民众对环保的责任,或者说是良知。
这次无锡市的决心不亚于当年的“大禹治水”。报载:市委书记杨卫泽亲任直湖港的“河长”,市长毛小平担任了梁溪河的“河长”。地处太湖上游的宜兴市也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相关镇园主要领导、行政村的村干部分别担任“河长”的四级管理体系,一个水质达标全民攻坚战正在无锡进行。
“河长制”在中国由来已久。据《史记本纪第二 夏》记载:尧时,鲧任“河长”,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舜时,大禹子承父业,新婚不久即担任“河长”,“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后“四海会同”,“天下于是太平治”。中国人同心协力治水的决心由此可见。
所不同的是,那时候“河长”的工作主要是在岸上,用现在的话说,主要是治理地表水,水患的源头主要是自然本身,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河长”的主要任务更多的还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
现在,“河长”要治理的范围已经大大地从自然本身扩展到了人类本身,其中,最大的水患就是“水质污染”,而污染源就来自于河流养育的那“一方人”,因此,每个人都应为保护好水质肩起责无旁贷的责任。
其次,“河长制”延续了古代朴素问责制,强化了对“一把手”的问责。
报道称,如按照《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无锡市公布了2007年到2010年的京杭运河所有断面水质达标标准,将主要河流水质达标情况纳入市领导和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内容,加大了对“河长”的执法督察力度,保证了考核质量,避免使责任追究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应该说,目前,从天上到地表到地下,我们用于水质保护的法律已经是相当的完善了,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就有4部,加上国务院、部颁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以及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可谓全方位涵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于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关键在执行力问题,而执行力的关键又在“一把手”,因此,加大对“一把手”的问责制就成了这次无锡“河长制”的一个亮点。
鲧因治水9年“功用不成”被舜帝放逐羽山,禹因治水“通九道”而被民众拥戴为领袖。许多“河长”还同这些耳熟能详的水利工程联系在了一起:李冰与都江堰、史禄修灵渠、郑国开凿郑国渠等。这些古代朴素问责制度的雏形,推动了古代治水工程的进展。所不同的是,现代“一把手”的问责制,更加注重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和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
如今,无锡市的“河长”们正仿效当年“河长”,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一把手”职责,着手对负责的河流进行“会诊”。按照“一河一策”的方法,一系列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在吴越大地上见到了成效。报载,“河长”杨卫泽对直湖港开出的药方是:关闭搬迁污染企业、规划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和生态农业示范区、督促企业“提标升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整治沿河畜禽养殖污染等。
第三,“河长制”是恢复水质、建起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开始。
应该说,当代“河长”不同于古代“河长”的最大区别是,治理的目标已经从季节性的洪水泛滥彻底转向了综合治理。
据扬子晚报2007年7月8日报道的数据显示,太湖流域纺织、化工、冶金、造纸、电镀、酿造六行业,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流域工业排放量的65%和63.4%。这是造成水质污染的最大罪魁。
对于人类自己造成的水患苦果,人类自己必须开始治理“补课”。今年7月7日,在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这个“补课”的内容就包括:部署控制蓝藻复发、确保饮水安全的5个应急措施,提出了工业治污、养殖治污、重建良好生态系统的长效治理方案。时隔两个月之后,无锡“河长”制就“浮出”水面。
大禹“疏散”的办法这次也派上了用场。据悉,环太湖流域要进行产业、人口疏散,以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杨卫泽感慨地说,过去环太湖流域向大自然过度索要GDP,现在该向大自然还账了。据了解,无锡市提出确保今后每年新增财力的20%用于环境保护;鼓励和促进全社会投入环保,逐步形成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确保到2010年全社会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
应该说这是一项“恶补”措施。一位专家曾感慨:亡羊补牢,但愿今后不会有“林长”、“草长”这样的称呼,不然,我们对生活质量的美好渴求就变成人类的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