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母亲告诉我,电信部门来电通知,小灵通得交费了。我通过充值卡为其打入100元钱。过了两天,母亲问,你说话费已充值成功,今天怎么又欠费停机?我连忙到电信窗口打印话费清单,结果发现,2月22日存入100元钱,小灵通恢复通话后,2月26日晚10点至凌晨,该机连续拨出6个尾数号码不尽相同的168——声讯台,共计话费149元。然而,我父母在上述时间段上床睡觉了,根本不可能拨打小灵通。
电信工作人员说,发票上分明显示该机拨打了声讯台,你怎么说没打呢?于是我问:“有无可能被人盗打?还有无其他弥补办法?”对方告诉我,一是先把70多元欠费交了,然后暂停使用该机;二是到电信枢纽中心去验机。
据报道,目前小灵通用户如果对话费过高产生疑惑,那么,很可能正在为别人的通话买单。其一,市场上出现众多的“烧号”服务,即把小灵通原来号码信息清除,从数据库中调出新号码信息输入,然后重新入网,实际上是不法商家在随机“盗号”。其二,一种被称为小灵通平台的设备正在许多市场热销,销售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非法盗取多个小灵通号码,和普通盗号不同的是,销售者还每月收取用户的话费,充当一个通讯运营商的角色。
假如我父母的小灵通是被人“盗号”了,作为消费者和受害者,应当如何举证?又如何主张自己的权益?很显然,对于有争议的话费,用户手里只有一张话费清单,并且是从通信公司打印来的,难以证明自己没有打过电话。要说行业监管不力,市场上“烧号”、“盗号”禁而不止,我也没有证据表明自己是小灵通“盗号”的直接受害者。
据悉,由于电信运营部门重写码的手续比较繁琐,而“烧号”市场技术门槛非常低,导致非法“烧号”市场活跃,不法分子也有了可乘之机。问题是,我父母的小灵通被人“盗打”了,却提供不出有力的证据,难道就只能自行“消化”?换句话说,电信经营者发现小灵通存在被“盗号”的缺陷,从来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也没有向我们“提供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从这个角度讲,经营者对用户小灵通被“盗打”肯定负有责任,对用户蒙受的经济损失应当予以合理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