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打响品牌 创优环境 做强农业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山西长治市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的探索

近年来,山西长治市牢牢抓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2005年,长治市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长治市的主要做法是:

把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市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头戏。

在省质量技监局和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长治围绕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消灭农产品无标生产,先后制定、发布、实施各类标准721项,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农业标准体系。2004年,长治邀请省市有关部门的20多名专家,制定发布了33项长治地方农业标准和20项企业标准。2004年底,长治市申报的25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被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占全省项目总数的70%,示范区覆盖全市20万公顷基地。去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63元,增长13%。

把农业标准化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

在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中,长治以“公司+基地+农户+标准”这一模式,统筹安排,常抓不懈。

长治认真实行从生产源头到终端消费的全程监控,投资60万元为13个县市区配备了土壤监测仪和农药残留速测仪,强化了源头监管;投资50万元在9个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和17个大型超市设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累计拿出500多万元支持产品认证和品牌创建。截至去年年底,长治市已有30多种绿色农产品打入全国20多个省市的1000多家超市,有11种产品进入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海外市场。绿色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2000多万元,销售收入达到17.5亿元。

长治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各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建设。采取贸工农联动强龙头、公司制农业拓市场、千园万场增效益等措施,培育发展了100个销售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小拳头”企业,37个销售收入在千万元以上的“小巨人”企业,20个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新百强”标志性企业,6个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的企业集团,有13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有21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有58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初步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把创优环境作为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保证。

长治市政府先后拿出1000万元资金,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拿出400万元支农资金,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实行奖励和支持;每年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对农业标准化项目给予扶持。

长治还着重于生态条件的改善,通过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全市荒山有林面积达到39万公顷。通过实施“沃土工程”,秸秆还田面积达到17万公顷。停产93家超标排放的生产企业,取缔1570个不达标“五小”企业。

长治通过“旱地西红柿促增收壶关现场会”,找到了一条市场、科技、农户三联动促增收的路子,规范了壶关旱地西红柿栽培规程,使全市旱地西红柿单产收入达到5000元;通过“公司制订单农业促增收潞城现场会”,推广了潞城“熬脑大葱”标准化生产模式,使全市绿色大葱面积发展到0.33万公顷,订单超过10万份;通过“生贵式移动大棚促增收长子现场会”,把农民的技术发明通过标准化生产的手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全市生贵式移动大棚由100多个发展到6000多个,每个大棚增收3000元以上

作者:常反堂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04月2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