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饮食的潮流引导下,以水果为原料开发的果醋产品,开始走出“低迷”状态。
近几年,饮料市场可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小,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丝毫未减。有消息显示,包括汇源在内的众多企业都在策划上马醋饮料。
早在2002、2003年甚至更早,我国也曾刮起一场果醋饮料的旋风。麦金利、久久龄、养生堂、紫晨醋爽等产品先后大举进攻北京市场,甚至北京当地的调味料企业和田宽也推出果醋,纷纷营造果醋饮料消费热情空前高涨的气氛,可一番市场实践过后,纷纷遭遇尴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时的醋饮料在市场遭遇失败,是由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没有消除消费者的心理障碍,一些消费者对于传统烹调醋的“酸涩”口味本身就有抵制心理,再加上一些企业以粮食调味醋为原料勾兑醋饮,使消费者内心很难将醋和饮料画等号,形成“醋饮料就应该很难喝”的恶劣印象,无法建立消费关系;第二,产品定位不清晰,有的企业将果醋饮料定位为醋饮料,有的定位为营养饮料,有的干脆叫“保健醋”,这使得企业对于消费者的定位也很模糊,市场营销没有针对性;第三,市场混乱无序,果醋饮料企业各自为政,按企业标准生产,造成产品口感、成分等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企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市场规模偏小,行业门槛未能成型,给整个行业和市场带来不少负面效应。首先是果醋的渠道依赖性问题,如今依然存在。一位从业人士对笔者表示,果醋在中国市场的兴起主要表现在对酒店渠道的渗透影响,但随着厂家和经销商对酒店渠道的控制成本逐年提高,市场上竞争品和替代品日益增多,果醋在酒店渠道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已是公开的秘密。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口感独特,醋饮料不像其他饮料那样易于被消费者接受。这也决定了醋饮料不是一款短线的产品,注定需要较长的市场培育期。
近两年,在国内大中型城市,健康绿色的饮食习惯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的食品消费心理趋于冷静和成熟。随着都市人对保健饮料的接受以及从业者增多,“醋溜族”的队伍更为庞大。业内人士认为,这样成熟的市场环境正是醋饮料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内市场有望迎来果醋饮料的第二个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