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19日,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暗访检查周活动,主要任务是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专项整治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这次活动虽然只有一周的时间,但安排紧凑、部署周密、目的明确,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整个活动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动作大。10月15日下午开始, 7位局领导全部出动,每人带领一个检查组,深入全省9个设区市开展暗访检查,每个设区市至少抽查2-3个县(市、区)。这是近年来该局部署开展的力度最大的一次专项检查活动。
二、抽查面广。在一周的时间里,7个组共抽查了9个设区市33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43%,共检查各类企业136家,其中:食品生产企业74家,小作坊43家,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产品的企业19家。检查涉及饼干、调味品、冷冻食品、豆腐、糖果、固体饮料、蜂蜜、蛋制品、食用植物油、面粉、糕点、罐头、酱油、蜜饯、大米、水产品、肉制品、粮食复制品等食品及10类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
三、方式新。一是随机选择、突击检查;二是制作表格,现场打分;三是逐个点评,督促整改;四是注重宣传,扩大影响。
四、收获大。一方面,全面掌握了各地对专项整治工作的反应和第一手情况,坚定了做好专项整治各项任务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进了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卫生环境差、台帐不规范、原辅材料和成品管理混乱、小作坊无店名等。针对这些问题,省质监局分别召开党组会议、全省各设区市局长会议,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提出了六项有针对性的措施:要求各设区市局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整改,并在15日内反馈整改结果;加强对基层专项整治工作的业务指导,特别是政策指导;加大对企业的现场巡查力度,对问题较多的食品企业、屡教不改、抽检不合格的,增加巡查频次,切实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回访及质量跟踪,促其整改到位;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存在严重产品质量问题的食品企业,坚决予以查处;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拟取证的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认真排查和实地勘查,对生产条件存在问题、管理水平极差、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淡薄的企业从严把关;进一步强化监管责任制,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制的量化考核,确保部门责任制落实,对专项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批评,存在严重失误追究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