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的一个标尺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切实改进党的作风时指出:要“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这一朴实而鲜明的论述,在会场内外产生了热烈反响。

  打基础、利长远,需要我们沉下心来调查研究,扎扎实实办事,不容许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这是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的一个标尺。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如何,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民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持之以恒抓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在如何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正确对待“隐性政绩”和“显性政绩”等方面的认识和实践依然有较大差距。

  领导干部“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首先就要树立谋大局、谋长远的科学发展新理念,在开展工作时一定要着眼长远、考虑基础。一方领导“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可能在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显性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长远的效应就会逐步显示,老百姓会更加受益,“这样的‘隐性政绩’应该大力倡导!”

  “大迹无形,小迹有痕”。客观而言,领导干部“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有可能被误 解为“不干事”“不出成效”,甚至会被误解为没能力。但是,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切切实实是围绕着“打基础”“利长远”进行谋划布局的,心底无私、问心无愧,决策的过程也做到了民主公开,必定会得到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同样要看到,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会更加科学和民主,“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必将成为一种引领干部求真务实的导向,那些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干部最终不会吃亏。相反,某些急功近利、甚至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当成捞取“政治资本”手段的干部,在党内是决不会有其发展空间的。
作者:慎海雄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