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10月12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介绍说,我国已初步形成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高技术产业化局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依靠自主创新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的浪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介绍说,十六大以来,我国在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等高技术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了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卫星导航、新能源、新材料、工业自动化等33个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支持了1500多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多亿元人民币。
迄今为止,我国已培育了移动通信、软件、微电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一批具有千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TD-SCD?鄄MA、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WAPI、基因药物、光伏技术、抗虫棉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实现了冶金、化工、电力等传统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的广泛应用;培育了数百家国内外知名的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为做强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去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了8%,比2000年的5%提高了3个百分点,全国高技术制造业的销售收入达到4.2万亿元,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达到2815亿美元,占中国外贸出口的29%。目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和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二。
正如张晓强所言,虽然中国是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主要表现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大而不强,高新技术融资难。
为此,2002年以来,我国已出台100多项政策措施,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目前,从政府项目支持、创业投资、银企合作,到上市融资的一整套高技术产业投融资链条将基本打通,长期困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张晓强表示,我国将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的建设,新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产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等方面,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赖的局面,增强产业自主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