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产品,顾客购买动机主要并不来自使用功能,而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在于品牌效应——即你因使用产品而影响他人对你的看法。那么,公司就不要轻易地从区域特征出发作调整,而是积极寻求标准化,推行全球化品牌策略,货真价实,原汁原味。
在阿拉伯世界流行土耳其咖啡,那是一种很浓且味道古怪的咖啡,那里的人喜欢喝。我曾经尝试过,却一点也不习惯。正如多数阿拉伯人也喝不惯西方通行的那种咖啡一样。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中,星巴克(Starbucks)已扩张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甚至连中东的一些城市,也都有了它的连锁店。那么,它又该以何种策略应对消费口味的区域性呢?
这是我在美国理工大学的约旦MBA课堂中进行商业策略的案例讨论时所提出的问题,学员们热烈讨论后,提交报告的小组作出了结论:区域性调整(Local adaptation),即为了更好满足顾客需求,星巴克要调整产品组合,推出适应地方口味的土耳其咖啡,以寻求市场的成功。这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但我又继续问:星巴克的成功是众所周知的,可到底什么是它成功的秘密?那只不过是一家专营咖啡的连锁饮食店,除了咖啡啥也不卖(后来才逐渐引进了软饮料和三明治等)。可它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能迅速扩张,这是很多人预想不到的。我在纽约有一投资银行界的朋友,他当年曾带着星巴克的高管去台湾寻找资金。谁那时要是入了股,后来真要赚得盘满钵满了。可那时又有谁能看到呢?他们当时是空手而归的。
星巴克成功的秘密
通常在介绍星巴克案例时,是强调产品,提到公司怎样在改进咖啡味道、保证质量的一致性上精益求精,在塑造舒适宜人的店面环境上深挖潜力等等。我有个朋友是意大利人,他喝咖啡极其讲究,几乎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境界,他给我介绍过几家很好的咖啡馆,可对星巴克咖啡却评价极低,低到几近于讥笑。如果是这样的品质平平,星巴克为什么还能不断扩张,甚至有些区域一条街都有好几家,而顾客还是趋之若鹜呢?今天,星巴克的股市总值超过233亿美元,拥有1万2千多家分店,在世界37个国家都有经营。本来,一杯咖啡的咖啡豆成本才十几美分,可星巴克咖啡却可以卖到4–5美元。那又是为什么?
有人说,因为星巴克已成为品牌。可有些产品,如洗衣粉、刮胡刀、软饮料等,品牌产品比非品牌产品要贵,但却贵得不多,但星巴克产品为什么却能卖到比同类产品贵好几倍的价钱?因为星巴克不仅是品牌,而且品牌的核心不是产品,而是其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品位、潮流。消费者通过星巴克的消费,来体现自己的趋好、选择和定位。星巴克的重要性在于它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Self statement)的工具。所以,它才有价值,它的产品才能卖到很高的溢价。只要有世俗社会的趋风附雅,就有了它市场成功的基础。
所以,星巴克能在海外成功,主要不是因为它咖啡质量有多好,而是因为它代表着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它的消费族群是冲着那个才去的。于是,它为了成功,就应更尽力地体现美国化的色彩。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那些地方咖啡馆,不是土耳其咖啡,而是其它类型、也在表现美国文化的产品,如美国电影、电视节目、快餐连锁店等。耐克公司的总裁菲利普•奈特曾一语道破天机:“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不仅是锐步(Reebok),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迪斯尼(Disney),是所有那些以明星推广的行业。”
反之,星巴克如果积极地去寻求区域调整,如引进土耳其咖啡等,也就淡化了美国文化的形象,反而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当然,有些阿拉伯顾客的确是不接受美国咖啡的口味。但那些崇尚星巴克咖啡的人,也不是为咖啡而来的。更为重要的,那些拒绝星巴克文化的人,本来也不是目标顾客,不代表它所要争取的细分市场。
可是,中东地区存在着反美思潮,星巴克若过分强调美国文化,那不就是增加了风险吗?——是的,不过星巴克的成功,就在于它所体现的文化,否则是无法在拥挤的市场中迅速崛起的;它在海外也只有以纯美国形象定位,才能获得崇美族群的青睐,才能赢得钞票。阿拉伯世界存在着反美族群,这代表着风险。但若没有定位,也就没有星巴克的今天,它既然决定进入那里,也就必须承受定位的代价。
标准化制胜
加拿大的百怡(Blenz)咖啡连锁店,也挺有名的,我的朋友获得了这一品牌的中国独家代理,要发展连锁。我并不清楚他目前的经营状况,但猜想前景不会很大。不是因为百怡的咖啡不好,而是因为那产品所代表的形象不如星巴克那样有广泛的吸引力。
在中国,星巴克的主流消费群是追求美国文化的年轻人,他们或许没有能力去买美国的汽车、家具,却买得起一杯美国咖啡。当然,星巴克的咖啡并不便宜,但他们能付得起这个钱,就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心理的满足。在那里的消费,不仅是在感受美国文化气息,而且能得到群体认可和自我定位。然而,加拿大文化在中国没有那么强大的影响力,消费者在百怡无法找到如星巴克那样的心理满足。所以,我不那么看好它的前景。
所以,若过分强调因地制宜,会适得其反。我所在的NYIT与江西财大就MBA教育合作,在中国招生授课,完成学业后授予NYIT学位。在项目启动时,那时的商学院院长,一个美籍英国人,首次访问中国,我也同行。在中国他突然有个创新的灵感,兴奋地说:“在中国授予的MBA学位证书要同时用英语和中文来表达,以显示我们的国际化教育。”我笑着说:“可以呀,不过那张学位证可就要贬值一半了……”
今天,市场、公司、产品都不断地走向国际化,企业在海外扩张时必须就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和区域调整(Local adaptation)间作选择。那种考虑方式的基础是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即标准化有利于节省成本,但调整又能更好地满足需求,两者综合平衡后得到一个选择结果。但那种方法是从产品功能性的角度考虑,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很多产品,如奔驰汽车、LV皮包、耐克球鞋、星巴克咖啡等,顾客购买动机主要并不来自其使用功能,而是人们的心理需求,在于品牌效应——即你因使用产品而影响他人对你的看法。那么,公司就不要轻易地从区域特征出发作调整,而是积极寻求标准化,推行全球化品牌策略,货真价实,原汁原味,那才能更大地满足顾客需求,获得市场成功。(作者系美国理工大学(NYIT)商学院副教授、终身教授,负责学校的中国MBA项目,兼任中美一些大公司管理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