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食率较高、食用肉多于蔬菜、牛奶摄入水平不足,导致上海学生缺钙和维生素最多,且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07年上海市健康单位论坛”上获悉,为指导全市中小学生合理膳食,沪上拟在明年出台“学生营养午餐标准”,对学生餐的热量、营养结构等予以规范,同时为了减少垃圾食品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危害,本市还将酝酿措施限制校园小卖部出售垃圾食品。
调查显示,上海不少中小学生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热量含量均偏高。学生喜欢吃油炸类、高脂肪高热量类食品,蔬菜、水果吃得不多,而且他们的主食摄入量也明显不够。此外,只有不到4成的孩子能够坚持每天喝牛奶,而在远郊地区,这一比例还要低得多。目前,上海正在拟定学生营养午餐的“营养标准”,坚持科学的营养配比,完善沪式学生午餐,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是健康的保证。
市教委已组织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
制订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营养午餐食谱,以指导各区、学校和盒饭公司的营养午餐供应。据介绍,目前该标准已建立了大致框架,根据不同年龄段制定出卡路里含量、营养结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具体含量)、食物的煮熟程度、烹饪时间等。预计该标准将于明年出台,届时,将根据试点情况向全市学校推广。
据介绍,学校还将通过多种营养干预措施,对学生开展营养指导。如开设营养角,张贴营养挂图及发放宣传手册,为学生提供营养咨询;举办学生讲座以及家长学校普及营养知识;针对学生不良饮食习惯,如倒饭、不吃早餐等,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此外,今后本市每所学校都要配备1名营养师,这一举措将纳入新一轮校园创建的硬指标。还将加强对保健老师的营养卫生常识培训,包括如何选择食物、合理搭配及烹调、学会编制菜谱,完善学校食堂的膳食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