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省尉氏县千亩供港蔬菜基地,深绿色的芥蓝、浅绿色的菜心,仿佛置身绿色的海洋。3年多来,该基地已为香港居民提供蔬菜1万多吨。
“放心菜是把关把出来的。”开封市七彩虹公司技术员李振军说:“这里所有产品都有质监部门的监督,每月要来抽查两次,还要送检两次,一茬菜周期40多天,几乎10天要抽检一次,不达标行吗?”
公司总经理李勇介绍说:“蔬菜种植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都纳入到标准化轨道之中,确保产出的蔬菜无公害,无农药残留。”
与一般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不同,七彩虹公司采用的是“公司+基地+标准化生产+产业工人”的模式。400多名来自云南、四川、河南等地的农民在这里扎下根来,成为产业工人,月均工资都在2000元左右。产业工人统一管理、统一生产,避免了一家一户乱用药,也正因为这种严格的工厂化管理,才把住了供港蔬菜的“安全关”。
在示范区里记者看到,从犁到耙再到节能型喷灌全部实现了机械自动化,12部电动喷雾器5小时内就可以覆盖到千亩蔬菜,280台频振式杀虫灯日杀虫2公斤以上,生物农残速测设备,不到一分钟就可检测出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此外,配方施肥、冷藏储存等多项先进农业新技术正在这个蔬菜种植基地里“大显身手”。
“口感好、又安全,这样的菜自然好卖。”与基地合作两年的香港客商罗老板这样评价同样的蔬菜,由于这里昼夜温差大,环境未受污染,灌溉用水全部使用深井水,所以种出的蔬菜清香、口感好。香港人的口味是最挑剔的,但这里从没有出现过一次不合格产品。
记者来到建在蔬菜基地上的冷藏库,只见菜心、芥蓝等香港人爱吃的蔬菜被分类摆放在统一规格的菜筐里,干净、整洁。乍一看,菜筐里的菜都是一个“模样”:不但长度一致,仔细掂一掂,连重量也相差无几。
正在检查装车蔬菜的技术人员说:“一棵蔬菜瞧着不大,但从播种、田间管理、配方施肥控制、蔬菜采摘、加工包装到运输销售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菜的质量。我们把所有环节都纳入到标准化生产,就是要确保生产出来的蔬菜整齐划一、无公害,没有农药残留。”
如今,开封市七彩虹农业公司已在3年时间内创下河南省三个第一:面向香港直接供应蔬菜并在河南检验检疫局备案全省第一;供港蔬菜种植规模全省第一;年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土地产出率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