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广东省质量技监局对社会宣布:广东将按照监管、规范、引导、便民的指导思想,通过加大日常监督力度,逐步缩小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生存空间。争取到今年底,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总体数量再降低30%。也就说,有近7000家食品小作坊企业将退出食品生产加工领域。
广东省的食品小作坊主要分散在城乡接合部、村镇、偏远地区。去年通过大力整治,已有4000多家食品小作坊企业被取缔和退出。据初步调查统计,现有食品加工企业23000多家,小作坊式企业占了70%。这些小作坊生产的主要产品是食用植物油、大米、豆制品、糕点、白酒、凉果以及地方特色食品等。大部分小作坊生产条件落后,工艺水平低,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质量控制能力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同时,这些小作坊量大面广,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为确保近7000家食品小作坊企业退出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广东省质量技监局把食品质量监管整治与建设、当前与长远、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把食品小作坊的监管,放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上。
该局将各地对小作坊进一步普查、建档,逐步缩小食品小作坊的生存空间。通过各种新闻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提请政府发布公告要求不符合生产许可条件的小作坊限期停产、转产或转营,退出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为开展全面整治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和条件。
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购买加贴生产许可证标志的食品和名牌免检企业生产的产品。通过市场机制使小作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促使他们做强做大,取得生产许可证。为顺利开展食品小作坊规范化监管,推动小作坊向工业化、正规化、现代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广东已在全省开展以月饼、粮油、乳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类和食品添加剂以及群众应节消费的其他食品为重点;以中小企业、非法加工点、小作坊为重点对象;以农村、城乡接合部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区域及长期存在制假售假行为地区为重点区域的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