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标准老化拖累中国制造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问题

  从长远看,我国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

  在众多因素作祟下,标准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高。目前中国2.1万个国家标准平均标龄为10.2年,最长的20-30年,而国际标准的平均标龄只有3.5年,9500个“老龄”国家标准面临着全面修订。

  今年3月份以来,由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宠物食品、牙膏等因为某些质量标准问题被媒体披露以来,涉及到玩具、轮胎、水产品、糖果等中国制造的产品相继在西方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质疑风潮,而本月发生的玩具召回1000万件及玩具商张树鸿的自杀,更将“中国制造”出现信任危机的话题引向更热。

  国家商务部发言人王新培表示,个别出口产品存在的问题不应波及中国全部出口产品。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林伟也表示,中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率可达九成九以上。

  中国有句老话:一块臭肉坏了一锅汤。中国制造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局。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制造的部分产品出现问题,标准老化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大原因。

  中国制造在海外麻烦不断

  目前就产品的产值而论,中国已是世界第4大工业基地,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中国有100多种工业制成品的产量成为“世界第一”,范围包括钢铁、水泥、家电、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地球村里平均每个人就要穿1.2双中国鞋……

  然而,低廉的“中国制造”产品虽然为外国人节省了大量开支(据估计每年光为美国公民就节省约5000亿美元),但外国人并不因此感激我们。相反,“中国制造”在海外麻烦不断,在许多地方被认为是劣质品,在美国的产品召回目录上,有将近一半的产品产地在中国,欧盟公布的产品黑名单上,来自中国的也不是少数。在许多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中国制造”陷入了反倾销的泥潭,从家电、家具、纺织品等到农产品,涉及的产业数不胜数。不仅如此,“中国制造”甚至还被当作失业的泄愤对象而连遭暴力,温州鞋在西班牙被烧就是典型的一例。

  有专家表示,国外之所以对“中国制造”需求旺盛,根本原因在于两个字———“便宜”。比如说,鼠标在美国市场售价大约40美元,但在中国只相当于3美元不到。

  该专家认为,中国商品物美价廉、畅销海外本是好事,但问题在于,很多商品之所以便宜,并非因为采用了先进技术,而是由于企业成本核算“偷工减料”:劳动力价格、资源能源价格、环境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等构成产品成本的要素价格几乎“处处打折”,有的甚至在招商引资中变成零成本“甩卖”。专家表示,在美国进口的众多中国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符合美国的质量标准的,问题产品仅是极少的一部分。

  牙膏风波归因相关标准缺位

  今年5月,巴拿马查出国内出口的牙膏含有二甘醇开始,随后,内地牙膏产品相继在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遭遇安全质疑,不少产品甚至被停售,初步估计损失在1000万美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牙膏近年来在我国的诸多产品中一直是“绯闻”主角:先是“三氯生致癌”,接着是“含氟有害”,再接下来是“牙防组”违规认证被“端掉”,近日又爆出“含二甘醇”,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专家分析指出,这么多事情集中出现在牙膏问题上,并不是一种巧合。牙膏之所以风波不断,与我国牙膏《安全标准》和《认证标准》的缺位有关,截至目前,有关部门竟然还没有拿出规范企业产品质量的标准,企业“无法可依”导致问题连连出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迫使我国企业注意这些问题的竟是外国标准。7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出了《关于禁止用二甘醇作为牙膏原料的公告》,其中提到:“出口牙膏因其他原料带入而致牙膏产品中含有二甘醇的,其含量必须符合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

  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先后禁止含二甘醇成分牙膏销售后,我国绝大部分牙膏企业相继停止在生产中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但由于国内标准缺位,能否做到这一点只能依靠企业的自觉。倘若有关部门之前就弥补这个空白,牙膏事件何至于弄到今天这个地步?

  专家指出,倘若我们的有关部门参照国外标准出台与国际接轨并且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标准,我国企业据此生产的牙膏产品就容易合乎规范,牙膏产品也不会三天两头出现各种问题了。

  标准老化拖累“中国制造”

  近期,随着“二甘醇牙膏”、“有毒宠物饲料”事件的出现,“中国制造”的消费品正面临着来自全球消费者对其质量安全质疑的信誉危机。根据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2006年报告,RAPEX去年全年共发现924种危险消费产品,其中,440种来自中国。普遍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外质量安全标准的不一。

  比如,“毒牙膏”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曾表示,标准总体水平偏低已经成为目前中国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有关部门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行业危机就会不断发生。“倘若有关部门早点弥补这个空白,牙膏事件何至于弄到今天这个地步?”一位业内人士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徐海宁教授指出:“不仅是牙膏标准,我们许多产品的安全标准都该提高。”

  相比发达国家,我们许多食品、生活用品的标准太低了。由于与国外产品标准的水平差异而导致的风波,已不是一两次。中国著名实战派品牌营销专家李志起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享誉世界,但“中国标准”却鲜有人知。据他介绍,近几年,中国有60%的出口企业遭遇国外的技术壁垒,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和潜在经济损失约500亿美元。在众多因素作祟下,标准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高。

  同时,这些标准大多等同于国际标准。相比之下,由于中国工业标准老化,农业标准未形成体系,服务业标准极少,70%-80%低于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学者黄安年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2.1万个国家标准平均标龄为10.2年,最长的20-30年,而国际标准的平均标龄只有3.5年,9500个“老龄”国家标准面临着全面修订。“从长远看,我国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商品出口的根本途径。”他并强调,标准的更新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我们要有长期受到来自发达国家质疑的思想准备,这种质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在客观上推动我们的产品品质不断提高。”

  客观反思中国食品标准

  对于近来一些国家对中国出口食品的质量标准提出了质疑,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秘书长钱克明表示,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指责人家,要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一方面这些国家的做法确实有不合理的成分,有贸易保护主义的成分,甚至有遏制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分。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认为我们是没有问题的,要客观的反思中国农业由于人口众多、资源贫乏、小农经济、分散经营的特征,导致一些标准体系,包括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建立起来非常的困难和滞后。

  对于前者,我们要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谈判、贸易协调沟通,与国际标准体系的接轨。对于后者,我们要抓紧我们自己内部的工作,包括:管理体制的问题,法律法规与国际不接轨的问题,监督执法不严的问题,还有小农经济的问题。

作者:佚名 来源:金融界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3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