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中国制造”蒙污内外双重标准是祸根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自今年2月份起,在经历了一系列食品及工业制成品安全与品质国际贸易纠纷痛楚后,国人终于决心眼睛向内,下定决心挽回“中国制造”的质量信誉及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国家形象。为此,国务院作出部署,从8月25日起至年底,集中今年最后4个月时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8月23日,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向国内外作出承诺,经4个月专项整治要达到7个100%。即: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要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100%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县城以上城市的市场和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食用的猪肉要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生产企业要100%建立质量档案;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

  经历百余年努力,关于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迈入“一票否决时代”。换言之,政府的监管已能做到惟质量和安全执罚,除此之外不必顾忌其他。但对经济社会转型、社会道德亟待重建的中国来说,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实行“一票否决”还前路漫漫。这中间涉及技术、工艺、检测手段和标准、人的意识、道德水准、社会心态、执法的社会基础包括执法队伍的素质、舆论监督、处罚力度等一系列难题。而这些难题说到底还只停留于“技术层面”。

  倘若置于政府所处的位置考虑,对比欧美国家的政府,在监管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上,无从回避的矛盾还要尖锐十倍百倍,处境也要尴尬得多。只举一例:据8月17日中央政府公布的《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全国44.8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人以下小作坊占35.3万家。小作坊制作、夫妻店经销,别说在广大乡村是食品产销的主导形式,即便在大中城市,只需上农贸市场走一遭,至少有半数农副产品,是通过这种原始产销方式进入市民餐桌的。

  一个社会的产销方式受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发展阶段双重制约,提升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对于欧美政府是个“选票问题”,对于我们的政府,“民以食为天”是“大政治”,百姓要有活路同样是“大政治”。因而,我们一方面支持政府就此次专项整治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另一方面也须看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隐患,决非通过一两次专项整治就能根本改观。

  尽管出现了一系列“国际纠纷”,平心而论,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出口食品的安全指标,置于整个国际贸易市场,至少在总体上处于中游水准,否则,在挑剔的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不可能做到如此畅销。在撇开部分国际媒体的炒作甚至某些敌意因素后,出口企业特别是政府,需就如下问题作深刻反思:为何别的国家出口商品出现问题的比率高于中国,却未被国外媒体抓住不放,而“中国制造”一出问题就被无限“放大”?依早报评论员所察,不管是出于无意还是有意,我们在产品质量监控上,无论是执行标准还是实施监管,事实上都长期存在着出口与内销两种标准和两套监管制度———所谓外紧内松、内外有别。正是标准与监管的“两张皮”,致使内销产品的质量与安全隐患比比皆是,令监管者、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处于事实上的见怪不怪、无可奈何,才导致出口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国际舆论才死死盯上我们不放。可见,问题暴露于外面,病根却落在我们内部。

  4个月专项整治有必要。但我们更希望看到,通过市场秩序构建、法制完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方式递进、标准统一等综合性辨证施治,最终从治本环节缩小“中国制造”的“内外有别”。到那一天,某种由中国制造的产品因质量或安全引发的国际贸易纠纷仍然会有,但国际舆论即便炒作依旧,也只能就事论事,而不至于再祸延整个“中国制造”。

作者:鲁宁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2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