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记录:质量的证据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记录看起来是很小的事,但却对企业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它运用和发挥得好,就能不断地推进和完善生产过程,使产品的生产过程达到最优化,而运用和发挥得不好,造成了数据的缺失或失真,将会导致企业运营的错误甚至造成损失。

  作为一个企业,无论其产品是什么、无论其规模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在一些环节和部门填写各种各样的记录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记录已贯穿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

  GB/T19000-2000标准对记录是这样定义的: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可见确认一个企业所走过的路线是否正确而经济,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凭借所保留的各种真实记录,来评介目前所实现的结果。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更好地发挥质量记录的应有作用,就应该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控制要素来考虑。

  记录不能只是为填写而作记录,应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为什么填写、填写什么、由谁来填写、怎样应用它等,都应以实用为出发点。

  一些车间、工序在填写完质量记录后,只是作为一个数字摆在那儿,从来没有人看。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所填写的内容没有用;另一个就是没有充分地利用这个记录。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基本是一样的,即管理、质量监督失控,导致质量问题和产品隐患的可能性增大。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工艺要求按照一定时间间隔监控产品的外形尺寸,有的操作人员为了省事,只是按时测量,看到测量值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即认为正常,而到下班时突击补写记录,这时的数据肯定不会与当时的实测值一样,这样的记录不会体现实际状况,也不能反映一些数据的波动情况。

  记录应是保存证据和作为追溯的一种手段,在确定要做记录之前,应充分考虑记录的目的性,从而确定出科学的、便于操作的记录内容和记载方式。

  记录应考虑的内容包括:所针对的对象、使用者的情况(包括文化程度、能力等)、怎样监测、取值和录入数据等,必要时应对记录的使用人进行必要的培训。

  记录的科学性在于运用科学手段,来保证我们所设立和运行的记录处于最佳状态,为产品生产、技术改进、降低损失提供依据和保证。比如,一些企业的车间的统计人员,在进行内部故障损失的统计中,由于不了解填报的目的,认为可能会与他们的质量责任考核有关,因此填写的数量少于实际,科目列入含糊不清,从而导致了最终结果的失真。

  记录具有持续的改进性。一方面是记录本身要不断地改进,从自身使用的角度考虑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通过改进,使记录更加实用和适用,能体现出通过记录的应用,使产品质量、生产工艺得到有效的监控,达到该记录应具有的目的。

  另一方面的改进是通过记录这一载体的应用,及时地发现控制过程中的不足或问题,利用记录中的数据、指标或变化趋势分析,实施工艺改进、质量改进,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满足用户要求的目的。

  因此,要实施有效的改进,必须是建立在充分的数据和事实基础上的,只有用数据说话,才可能确定改进目标并按目标要求实施改进,只有用数据说话,才能有效的验证改进效果并实施进一步的改进。

  许多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纳入受控管理的质量记录会有100多个,涵盖从采购、工艺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检验和试验、计量管理、质量体系审核、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几乎每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都要使用记录。

  (作者单位:天津金山电线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王莉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7年08月15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