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技翻译协会、北京老字号协会等共同发起“迎奥运——传神诠释老字号”活动,全聚德、同仁堂等北京16家老字号开始在全球征集英、法、俄等7种语言的规范译名,为老字号进军海外清除语言障碍。这一做法固然值得肯定,但笔者认为,要想老字号真正走向世界仅靠征一个洋名远远不够。
老字号企业一般都有近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达到三四百年。老字号能够生存发展到今天,其生存的法宝是诚信、高品质和服务。这些都是老字号的本质特点。诚信是老字号赖以生存的首要利器,老字号独有的技术是其品牌竞争力的核心。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多数老字号也许承载太多的历史责任而压得日渐衰败,且难有转机。
有关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约有老字号企业1万多家。主要集中在医药、餐饮、食品等行业。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许多曾经辉煌的老字号经济效益开始滑坡。到1993年,只剩下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而这些老字号中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左右,大多数老字号已成明日黄花。
纵观那些长盛不衰的老字号,创新、开拓是他们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生产技术上不断创新,营销技术上不断完善,管理上不断完善等等,都是他们的制胜法宝。同时,立足于自身基础之上,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做出相应的变化,务求自己与时代特征、时代潮流合拍,从而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当然,这种变化不是抛弃根本,数典忘祖式的盲目变化,而是万变不离其宗,在把握住自己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的新鲜东西,化为己用,扬长避短,从而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壮大。百年陈酿古井贡、百年老牌张裕、长沙九芝堂、广州陈李济、贵州茅台、北京同仁堂等等,他们都是善变者,同时也是市场上的佼佼者。
商务部有关专家学者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任何想要塑造强势品牌的企业都要实现品牌经营的国际化,中华老字号也不例外。因此,老字号要走向世界,除需要一批精通市场经济理论、熟悉现代市场营销知识的成熟企业家外,还应使老字号与国际品牌接轨,如以老字号的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嫁接,让金字招牌取得应有的量化价值就是一个有益探索。这样,老字号在经营自己品牌的同时,也在经营着国际品牌。同时,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政府也责无旁贷。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保护有发展前景的老字号。
期待中华老字号能迎来又一个发展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