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原料,
调和油在食品加工和烹饪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质量良莠不齐、以次充好、配料比例不明、误导宣传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
调和油的信誉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就连某大型知名粮油企业,也利用国家标准缺失的漏洞,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宣传“天然谷物
调和油”的概念、误导消费者。
营销策划专家江晓华高级经济师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统一的强制性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据江晓华高级经济师介绍,食用调和油品种很多,但市场状况混乱,不少企业打着“调和油”的旗号欺骗消费者:有些调和油宣称用八、九种食用油调和而成,但产品标签上并未标明每种食用油的比例,一些企业往往以低价的大豆油等食用油冒充高价的花生油、葵花子油出售,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经济利益;而产生这种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我国的食用油行业,缺乏统一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还在沿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制定的、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一个行业标准。
目前,超市内卖的多个品牌、多种规格的调和油,虽然在外包装上标出了所用单体食用油的名称,但其产品标签上并没有标明每种单体油的使用比例;不同品牌、同样容量的调和油之间的价格相差很大。
在食用油行业,调和油的配料比例一直是个很敏感的话题,生产企业不愿公示;而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多年未解开的谜。由于食用调和油一直都处于国家标准缺位状态,导致了调和油的品质参差不齐、市场混乱、价格差得离谱。据了解,目前,各种品牌调和油的单体油的品种数目并不一致,从6种、7种到8种、12种都有。按照现行的调和油标准规定,由于产品配方不必公开,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不义之财,便采取一些不诚信的手段:在调和油配料中大量使用低价单体油;随意夸大高价单体油的含量和保健功能;使用香精和低价单体油调配,冒充高价油出售。这样一来,正宗的调和油和掺假的调和油之间的价格自然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以花生调和油为例,不同企业生产的花生调和油的价格之所以不同,与其中的花生油含量的多少有关。相对于菜籽油和大豆油而言,花生油的成本要高得多,因此,在实际生产配方中,花生油含量越低,生产成本就越小。
江晓华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调和油国家标准、推行阳光配方调和油工程,以打击不法食用油企业的掺假行为、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据悉,喊了多年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有望于今年年内出台。国家标准将规定,每种调和油的外包装上不仅要标明所用单体油的名称,还要标明每种单体油的使用比例。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将有效地遏制不法调和油厂商的不规范行为,那些利用标准缺失的漏洞来谋取不义之财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