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普通的集体,身处一线,默默无闻。许多人甚至都不能准确地叫出这个名字: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然而,正是这里的一群人,他们忠于职守、严格把关,热情服务、促进发展,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团结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也正是这一群人,在美丽的海峡西岸,在东南首邑——福州,坚定地践行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考察福建时提出的“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上要有新作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要有新作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要有新作为,在工作的实效上要有新作为”的要求,谱写了一曲中国检验检疫人的奉献之歌。
俗话说:一个人成为先进不难,一个集体成为先进更难。而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集体。
2007年4月28日下午,全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包括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在内的全国410个先进集体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这也是全国质检系统迄今惟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单位。
喜讯传来,福建检验检疫人为之激动,全国质检人为之骄傲!
构筑口岸安全屏障
忠于职守,严把国门,有效防止疫情疫病传入传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是检验检疫机构日常的工作,也是他们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工作中,他们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尽管已经过去了3年,但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检疫查验科科长陈坚每当提起2004年“2·5” 英国莫克姆海滩惨案20位遇难同胞尸体检疫工作,仍心有余悸。
2004年2月5日,一批采集蛤贝者在英格兰西北部的莫克姆湾突然遇到涨潮,数十人遇难。经调查核实,20具尸体为中国人。亡灵魂归故土,苍天为之哭泣,遇难者家属悲痛之情更是难以言表。依照我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的规定,尸体、棺柩入境前,有关部门、家属要办理好各项入境手续;在入境过程中,卫生检疫、防疫处理和后续监管措施要到位。这一神圣的任务,就由检验检疫机构负责。
“大家知道,尸体棺柩的入境检疫既是一项常规的检验检疫工作,更是一项事关社会稳定的富有政治意义的任务。它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以及情况复杂多变,但也是展示检验检疫工作地位、执法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很好机会。因此,做好接收遗体的检验检疫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为承运人和遇难者家属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主任郑则斌的战前动员掷地有声。
2004年11月5日,运载英国莫克姆海滩惨案20具遗体的飞机于深夜缓缓降落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检验检疫指定机位。夜幕下,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没有过多的考虑,首先登机。如果说其他部门更多地是进行一些手续上的交接,检验检疫工作则要具体得多:从执行受理申报、登机检疫、尸体棺柩卫生处理、尸体身份确认、尸体棺柩移运、机舱消毒、尸体棺柩销毁监督到终末消毒,这一切都要和那些棺柩近距离接触,并一一检查核对。
“说不害怕那是瞎话,尤其是在低矮的货机机舱里,本来照明就有些昏暗,再看到那么多的棺柩,那么多的死尸,现在想起来头皮都还发麻。检验检疫工作完成之后,有好几天我都没能吃下饭去。”时任旅检科副科长的翁钦,作为一个女同志,她深有感触地说:“说实在的,我们许多福建人头脑里还残留着一些迷信观念,我爱人知道我要进行这项工作时,心里头是十分不乐意的。但我耐心地给家人讲这是我们的职责,最后家人才打消了顾虑。”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按照福建检验检疫局的部署,福州机场办全体动员,通宵未眠,以最快的速度,有条不紊地对每一具尸体展开现场检验检疫工作。到凌晨5时,历时3个小时,现场20具尸体的检验检疫工作全部结束。
紧接着,同志们顾不上彻夜未眠的劳累,按照既定分工,展开了后续监管工作:有的跟车奔赴指定地火葬场,有的监督棺柩外包装及木制托盘的销毁……大家连续奋战2天2夜,以极高的工作效率,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程序和团结协作精神,圆满完成了历史性的重大检疫任务。
福建检验检疫局局长吴绍炳告诉笔者:“这期间,没有一个人喊过苦,没有一个人说过累,更没有人当逃兵。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肩上的重担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是国门卫士的神圣职责。”
几年来,他们还先后多次出色地完成“6·19英国伦敦多佛港惨案”58具尸体棺柩和“以色列自杀性爆炸案”等多名中国遇难者入境遗体重大卫生检疫任务。由此,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成为全国惟一承担过大宗入境遗体棺柩卫生检疫任务的口岸机构。而为了保证整个接收工作万无一失,他们都要提前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制订周密详尽的计划,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微的小事都不放过,并多从困难和意外等不利因素入手,主要工作都预先准备应急补救方案,确保人员落实、物资落实、岗位落实、责任落实。
同样是把关,不管是防止非典的传播还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传入传出,处处都留下了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团队辛劳的身影。而在其他执法把关项目上,他们照样出色,辖区疫情疫病截获率、检出率持续保持高水平。几年来,累计检出危险性害虫35种、425批次,艾滋病抗体阳性10例,疑似霍乱1例,性病、肝炎、结核等传染病154例,是全国危险性害虫截获率和检出量较高的口岸之一。不仅截获大量加拿大“一枝黄花”、鲍鱼、龙虾、冻鸡爪、活体禽鸟、乳制品、槟榔等动植物产品,而且截获疫情种类、数量逐年增加。其中,2006年首次截获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菜豆象,实现全国空港口岸检疫“零”突破。
功臣——荣誉市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鳗鱼养殖户把检验检疫机构看做是行业发展的火车头。
“郑则斌主任和他带领的检验检疫团队,是长乐的有功之臣,是长乐市的‘荣誉市民’,是市直各单位学习的榜样。”在福州机场办驻地,长乐市委书记林彬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长乐市鳗业协会会长王平雄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由衷地说:“在长乐鳗鱼工作领导小组中,市长是组长,郑主任是副组长。但在我们鳗农的心中,机场办领导是不拿长乐市工资的地方领导,机场办的同志是鳗农免费的高级技术顾问。我们鳗场能有今天,全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手把手地教出来的。”
“鳗鱼养殖是长乐市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市拥有出口备案鳗鱼养殖场77家,年产量1.5万吨左右,年产值10亿元以上,年加工烤鳗4500吨左右,创汇5000多万美元,饲料、烤鳗加工、苗种、渔(兽)药等相关行业长足发展,在全行业和国际市场享有较好声誉。然而,回顾近年鳗业发展的历程,也可谓是一波三折,但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检验检疫机构功不可没。”主管当地鳗鱼养殖业的长乐市海洋渔业局副局长陈天雄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赞不绝口。
鳗鱼在生产和出口时受到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药残超标问题。而在目前我国农兽渔药监管的公共体系尚待完善的情况下,个体养殖户由于资金、技术基础薄弱,难以准确甄别和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导致鳗鱼药残事件时有发生,使出口不时受到影响。
“一旦出现问题而影响了出口,有些短视的养鳗户不是分析自身存在的原因,而是要么把责任推给其他养殖企业,要么认为检验检疫机构执法把关太严而影响出口,要么认为是农药生产企业不规范,互相推诿责任,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陈天雄深有感触地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检验检疫机构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引导鳗农逐步确立了‘公司+协会+养殖基地+标准化’的自我监督管理模式,而且主动帮助鳗农解决在养殖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效果很好。”
“作为纪检组长,我平时收到的往往是一些反映问题的信件,但我收到的关于机场办的每一封信件,都是感谢信和建议福建检验检疫局对他们进行嘉奖的信件。这次机场办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是全省10家获奖单位中惟一的一家省直单位,这是地方党委政府对福建检验检疫工作的认可,可谓来之不易。”福建检验检疫局纪检组长王立成说道。
“检验检疫机构对于我市鳗鱼行业发展的意见都十分中肯,我们长乐市政府总是认真对待,积极采纳,并常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作为一个执法把关的垂管的中直单位,机场办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外人,他们能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把条块职能结合好,这一点儿是十分难得的。”长乐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诗端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我在任的这么多年,没有收到一条对检验检疫机构的举报。”福州机场办事处成立至今一直处于“零投诉”状态。
2001年夏,长乐鳗农的心与骄阳一样焦躁,他们的鳗鱼正遭受着恩诺沙星危机。为了让鳗农早日走出危机,时任动植物检疫科副科长黄建生等一帮人顶着炎炎酷暑,奔走在70多家鳗场中,采集到了350多份水样、鳗样,并进行认真分析,切实按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进行地毯式的源头监管,建立药残长效机制,提出了行业自律、诚信为本、检政结合的工作模式,使长乐鳗业药残治理走在前头。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检验检疫机构派人来鳗鱼养殖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我们养鳗场的老板都说随便抽,一分钱不用掏。但有的部门来检查,要求按100元/公斤收取成本费。为什么同样是政府部门,我们的态度不一样呢?因为在我养鳗场成长的过程中,从养殖场鱼池的建立到药品的使用、再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都是检验检疫人员手把手教我做的。我养鳗鱼前连摩托车都买不起,现在光小轿车就有两部,能不感激检验检疫机构吗!”林氓俤这位朴素的鳗农说出的一番话,代表了许多鳗农的心声。“这么说吧,有的时候鳗鱼加工厂和我们鳗鱼养殖户在收购价格上不能达成一致时,我们就找来检验检疫机构做公证人,让他们来定收购的价格。说实话这已经超出了检验检疫的工作职责,但他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可信度就是这么高。”林氓俤说。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3年输日烤鳗恩诺沙星药残风波之后,在福州机场办事处的协调下,合格原料鳗的价格由5万元/吨提高到7万元/吨,养鳗场与烤鳗厂真正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化危机为转机的成功范例
为有效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本国消费者健康权益,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相继大幅度提高进口农产品在农、兽药残留和疫情疫病控制方面的市场准入门槛,强化对出口国从原料生产到加工出口整个供应链的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的等效性检查。可以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食品安全问题愈来愈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例如,日本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的 “肯定列表制度”,涉及799种农业化学品,制定了54782条限量标准,涉及鳗鱼的限量标准就高达115项,其中有94项我国目前仍无限量标准,4项严于我国限量标准,对我鳗鱼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福建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坚持源头管理,实现抓早、抓小、抓好。自2002年以来,与长乐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介入、主动服务,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摸索出少投苗、少用药、少投料、多换水的“三少一多”生态养殖、科学养殖模式,形成了长乐特有的“公司+农业合作社(鳗协)+基地+标准化”的出口鳗鱼监管方式,进一步强化了鳗鱼出口安全卫生源头管理,将检验监管重点放在源头把关上,出口鳗鱼产品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
尽管如此,2003年7月,某进口国有关协会还以在我国出口到该国的鳗鱼恩诺沙星药物残留超标为由,要求对我国的出口鳗鱼进行设限,而其中就涉及到了一家长乐的鳗鱼出口企业“药残超标”。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天快亮了,一夜未眠的郑则斌仍然坐在沙发上苦思冥想。是企业生产中出现了问题?不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每一次用药,检验检疫机构都进行了严密的监管,都有完备的用药记录,而且在对企业复查的过程中也没有检测出恩诺沙星药物残留。那是检测把关不严?也不是!检验检疫机构建立了严格的产品出口溯源制度,福建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的专家在出口的留样中反复检测也没有查出这种药物的残留。那是什么原因呢?突然,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了郑则斌的脑海里:是不是有可能国外取样程序中存在问题呢?
“说实话,被对方查出问题,本身就有压力,而要与对方进行质疑并据理力争,成败不好确定,压力更可想而知,更何况人家还是我们的主要进口国。但有一点,我们坚信自己的检测水平,也坚信自己的工作质量能够经受得起考验,机场办在这件事上显示出了干练的办事风格,我们给予大力支持。”吴绍炳局长说。
“当时,按照我们以往的做法就是要停止鳗鱼的出口,而且机场办事处还要对这个工作质量事故负责。如果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就认了,和别人据理力争也没有底气。而勇于负责,不仅仅要求我们对进口国的消费者负责,也要对我们国内的生产企业负责。”郑则斌说。
正是“危难出英雄”。后来,福州机场办事处又反复同该国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反复了解该批货物在进口国口岸通关检查、市场抽查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发现对方在检查程序及合格评定方面存在重要缺陷。在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本着求真务实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充分运用了WTO/SPS的相关条文并反复与进口国有关方面进行了交涉和沟通。最后,进口国承认了自己工作的失误,并很快恢复了长乐鳗鱼的出口。此举不仅有效地挽回了经济损失和企业声誉,更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成为应对技术壁垒的成功范例。为此,长乐市政府向福建检验检疫局和国家质检总局专门送上了感谢信,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栏目还以“应对壁垒,扩大出口”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长乐出口鳗鱼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检验检疫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和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检验检疫机构的建议下,长乐市政府根据职能分工不同,要求各职能部门对鳗药经营、养殖用药和鳗鱼产品加工管理等实施针对性的监管和服务,促进出口鳗鱼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避免了政出多门和管理真空,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近年来,检验检疫机构和地方政府整规办、农业、渔业、环保、质量技监等部门组成的技术小组,先后10多次对出口鳗鱼安全监控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长乐出口鳗鱼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不断趋于完善,有力地促进了长乐鳗鱼的出口和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国外设置的高门槛之下,长乐市出口鳗鱼及其产品逆势而上,2006年实现了高壁垒下的高增长,特别是在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的6月~12月,烤鳗出口重量、货值分别比增327%和294%;2006年全年共出口3454吨,创汇4224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24%和47%。
“我们公司在检验检疫机构的大力扶持下,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全国鳗鱼出口的龙头企业,出口创汇连续4年居全国同类企业单家第一位,今年1至6月出口量已达1800吨,出口创汇达2000余万美元。在贸易壁垒面前,我们是遇到一次做大一次,遇到一次做强一次。可以这样说,军功章的一半要归检验检疫部门。因为,从国外禁用药信息到鳗鱼病害的防治技术服务,再到生产过程中的监管,没有检验检疫机构我们根本做不到。甚至连厂房的规则设计、实验室建设等,也都是在他们手把手指导下建成的。”长乐聚泉食品公司董事长林依水充满感激地说道。
据介绍,福建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还从建立长效机制着手,探索建立了长乐鳗鱼出口安全监管的“311”模式:即从体系化、标准化的思维高度出发,通过综合运用GSP(良好药品采购、配送、使用规范)、GAP(良好农业规范)、HACCP及SCM(安全供应链管理)等3个管理体系,以农兽药流通、检验、使用为核心,实施1个行业协会自律基础上的全程监控,构建政府、企业、协会商会以及社会技术服务机构等各方共同参与的1个条块紧密协作机制。今年2月,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的葛志荣和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莅临考察调研时,对该模式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长乐鳗鱼养殖监管的“311”模式。
笔者采访中听到一个真实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张锦宏,福州机场办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干部,年仅34岁的他却在2007年2月因病去世。张锦宏原来长期在旅检科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突出,被评为防非先进个人。2003年10月,作为业务骨干调到动植科,加强鳗鱼监管力量。2004年上半年,他忍着病痛到南平、长乐进境动物检疫隔离场执行进境奶牛检疫任务,两次隔离长达30天之久。之后,就被检查出癌症晚期。而在这之前,他又忍受了多少病痛折磨啊!同事英年早逝,大家为之惋惜!然而,类似这样的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忘我工作的事迹,在福州机场办这个团队中可谓是比比皆是。
正是福州机场办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深深地感动了当地政府和广大鳗农。“2005年2月,长乐市政府专门拿出30万元,奖励机场办事处。30万元不仅仅代表的是钱,更是凝聚了当地政府对福州机场办的厚爱和感激之情。”福建检验检疫局纪检组长王立成说。
文明窗口越擦越亮
普通的工作,不平凡的业绩,是对福建检验检疫局福州机场办事处很好的评价。而他们在其他工作中的创举也同样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2002年12月,在全国较早开展入境航空器电讯检疫。简化了入境航空器的检疫查验手续,平均每航次的通关时间大约缩短了30分钟,进而避免了航班的积压、下客时间的延误。
——2005年5月,对入境旅客携带物品的查验实行海关、检验检疫X光机“一机两屏”新模式。新模式的实施,较好地解决了抽检旅客携带物难的问题,查验时间由原来的每人次5分钟缩短到每人次3分钟,有效加快了通关速度。
——2005年6月,在全国较早实行检疫犬正式上岗。作为一种特殊的检疫手段,利用检疫犬嗅觉灵敏的特性,对入境旅客行李中是否携带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等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搜寻,不仅可以作为检验检疫查验措施和技术手段的补充,提高检出的准确率和有效性,而且还可以扩大检验检疫严把国门的影响力和威慑力,有效防止逃漏检情况的发生。
——2005年7月,在全国系统率先实施福州空港入境旅客查验模式改革,实行以“实施分类管理、简化检疫查验流程”为主要内容的检疫查验新模式,使传统的“人人申报、人人查验”旧模式最早成为历史。
——2007年2月,在全国率先启动出入境旅检通道申报机制改革试点。通过改革,每航班入境旅客通关速度比改革前加快了10分钟。
……
“谁都知道做工作跟着别人跑是最安全的,冲锋陷阵,不仅要有创新的胆量和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甚至是牺牲精神。而创新能够取得成功,与机场办班子的团结协作、甘于奉献以及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王立成这样说道。几年来,福建检验检疫局党组多次专题研究该办事处的文明创建工作,党组成员更是利用各种出差途经办事处的机会进行全方位指导、检查和督促。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就是这样一个多次创新的集体,却是一个年轻的“老先进”,她成立于1999年11月,此前还先后获得了福州市和长乐市地方党委、福建省直机关党工委、福建省文明办、福建省总工会以及质检系统等多方肯定:连续三届荣获福建省口岸共建文明先进单位,连续5年被评为福州空港共建文明单位,并分获福建省职业道德“十佳”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精神文明单位,以及全国质检系统抗击非典斗争先进集体、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单位、全国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福州机场办是整个福建检验检疫局的一个缩影。这些荣誉的取得,得益于福州机场办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得益于他们有着一支善打硬仗的队伍,也得益于福建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凝聚了福建局党组一班人的心血。”王立成说:“长期以来,福建局党组高度重视福州机场办的争先创优工作,要求把关服务创一流业绩,构建和谐展标兵风采,站好‘八闽第一窗口’的国门‘第一哨’,对他们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最终化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口岸兴、福建兴,口岸旺、福建旺。福建检验检疫局局长吴绍炳表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殊荣既是荣誉,更是鞭策,今后要珍惜荣誉、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以此为新的起点,强化把关,优化服务,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主动作为、更上一层楼,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