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依靠产品质量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变革中,有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体制改革到减员增效,从兼并合资到破产清算,从技术更新到强化管理,各种改革措施纷纷出台,一些企业为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在管理上采取“饥饿法则”,如一些工厂到处张贴的“今日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之类的标语,这些现状对员工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员工在生产中产生了消极抵制、怠工等不良行为,严重地影响了产品质量。一些专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削弱质量饱和度” (饱和度指的是图像颜色的彩度,调整饱和度即调整图像的彩度,把饱和度降低为零时,则会变成一个灰色图像,增加饱和度会增加其彩度)现象。
不可否认,对于员工的这种心理障碍如果认识不清,处理不当,就会损害员工心理健康,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精神疾病。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当前员工心理障碍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
三类障碍 影响产品质量
事实上,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企业经营、产品质量都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有些可能还危及到社会的稳定。这些心理障碍表现如下:
一是社会地位失落感。过去,“工人是工厂的主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地位节节上升,使工人的地位相对下降,甚至绝对下降。农民工大量进城、个体私营业主财富逐渐增多、社会分配不公问题还没有彻底得到根治等现象,也使员工感到极大的失落。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把自己当作“打工”的,存在着严重的“打工”思想或被雇用思想,自觉参与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的动机和动力几乎丧失,不拿“钱”或没有相应的惩罚作“后盾”,就没有人愿意做事,甚至会出现故意差错之类的质量事故。
二是职业安全危机感。过去,员工一旦进了工厂,几乎没有职业安全危机。如今,企业用工自主,员工均是合同制,企业有权辞退、除名、开除员工。工厂到处是“今日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之类的标语。员工没有职业安全感,对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往往没有信心,压力相当大。心理压力过大,也可能使员工出现心理焦虑、精神紧张等不良心理现象,从而引发质量问题。
三是缺失企业认同感。过去,员工的命运与企业紧密相连。如今,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淡化,与企业的认同感消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甚至可以漠不关心,劳动积极性降低。企业要开展诸如QC小组之类的需要员工参与的活动,往往很难,需要动用更多的资源才能进行。即使参与了,很可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没有真正投入。看到质量问题“睁只眼闭只眼”的人比过去更多,只要不影响自己或不是自己的责任,谁都不愿意管。
“饥饿法则” 引发员工“想不通”
心理障碍是由“想不通”引起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对来自外界的变化和信息“想不通”的时候,就会出现某种负面的心理状态。长期“想不通”,心理障碍得不到有效消除,就可能引发心理疾病。目前,员工中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紧张、冲动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员工心理和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影响生产,引发安全或质量事故。
转型期员工的心理障碍与传统的计划经济养成的惰性、与员工不适应市场经济竞争、与国有企业转制(破产)等有一定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工人为改革开放支付的“成本”,但也与一些企业的非人性管理有关。
在企业管理中,包括质量管理中,过分强调严厉,过分迷信惩罚,动辄损害或否定员工的合法权利和合理要求,极力贬低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加剧了员工的心理障碍。这种“饥饿法则”虽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工作不负责任、不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不服从管理等问题,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管理理念,不重新树立“员工是企业的主人”的观念,不把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的首要任务,那么员工的心理障碍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
全面质量管理是在行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其核心理念之一就是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就连作为技术性标准的ISO9000,也将“全员参与”作为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之一。要员工参与,就必须把员工当作企业真正的主人,关心他们,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不仅仅是把他们当作与资金、设施、信息相同的“人力资源”。按ISO9004的要求,“组织应当识别其人员在得到承认、工作满意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因此,关注员工心理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乃是企业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种疗法 根治质量心理病
要消解员工的心理障碍,当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员工生活在企业之中,企业承担着直接的责任,并将直接承担或享受员工心理障碍能否消解的后果,因而更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或缓解。我认为,企业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理念。在人本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却去走回头路,肯定是不妥的。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加强管理,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负责任、不服从管理等现象进行整顿,辅以相应的惩罚是必要的。当年不少企业都实施过质量否决权的考核办法,对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分强调惩罚,把员工视为“偷奸取滑”的懒人,必然引起员工的极大反感,也就会使员工失去与企业的认同感。只有把员工真正当作企业的主人,在管理中理解人、关心人,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其心理障碍才可能真正减少。
二是对员工的心理障碍进行必要的调查。心理障碍不像现实问题那样明显,要加以识别,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查。按照ISO9000的要求,“组织应当识别其人员在得到承认、工作满意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实际上,这些需求和期望就是心理需要。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期望达不到,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目前,一些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更没有企业进行过认真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心理障碍基本上没有引起重视。尽快开展这一工作,对于消解员工的心理障碍是相当迫切的。
三是采取相应的措施消解员工的心理障碍。首先,要消解员工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员工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复杂,不是企业能够完全消解的。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式来消解部分原因。即使像下岗分流这样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也应当尽可能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从而减轻员工“想不通”的程度,减轻其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
其次,要尽可能化解员工的心理障碍。企业应当通过诸如思想政治工作、慰问困难员工、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员工参与,让员工在参与中化解心理障碍。另外,要开辟员工心理诉求的渠道。企业应当建立相应的内部沟通渠道,让员工的心里话和各种情绪(特别是委屈之类的消极情绪)有处可说,有地方可以倾诉。企业还应当建立员工诉求的处理机制,给员工一个“说法”。必要时,企业还可以开办心理诊所,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最后,要使员工的不良情绪有一个能够发泄的机会。不良情绪积压过多,一旦发泄,对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害。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文化体育活动、征集意见活动之类的方式,让员工有一个发泄不良情绪的机会。像国外企业的情绪发泄室(比如挂一个老板的像在那儿让员工殴打)也是可以借鉴的。
目前,企业相当缺乏懂心理学的管理人才。质量心理学的概念是中国人最先提出来的,已经有十多年了,但并没有引起企业的重视。在质量管理人员中,要提倡懂一点心理学,并应当进一步开展质量心理学的研究,这样,就能增加质量的饱和度。不过,首要的事还是如何改变观念,引进人才或加强培训,使企业有进行员工心理调查和消解员工心理障碍的基本条件,否则,一切将无从说起。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