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资源是我省第一大资源,位居全国第一,我省有大大小小的盐湖一百多个,湖盐储存量占全国湖盐总储量的97%。我省百姓不会为吃盐发愁,但是政府却为一些老百姓错误的吃盐观念忧心不已,许多农牧民不愿食用加碘盐而食用私盐——也就是未加碘的食盐,给自身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近日,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06年度全国碘盐监测报告显示,格尔木市、乌兰县等地的非碘盐率竟超过30%。来自省地方病预防办公室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省共有碘缺乏症患者近18万人,受碘缺乏威胁人口350万人,其中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5.5万人,克汀病患者两千多人,亚克汀病患者12万人。
碘知识缺乏导致私盐走上餐桌
我省仅柴达木地区就有三十多个盐湖,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丰富的盐资源让周边的百姓取盐尤其方便。在盐湖区,人们只需拿铁锹深挖几十厘米,白花花的盐就露了出来,他们就把这些盐运往家中或是向附近村民销售。如此,几乎没有成本的盐在农牧区大行其道,记者从格尔木市、乌兰县等地了解到,私盐价格最低每千克只需0.40元,远低于加碘盐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农牧民购买私盐。
记者在大格勒乡的几名农户家里都看到了这种私盐,大颗粒、颜色发黄。农户说,他们是从到村里来的小贩手中买来的,一买就是一袋,大约四十千克,做饭腌菜,足够用一年时间。一些老百姓认为,没有经过加工和加碘的大颗粒原盐吃起来比加碘盐咸、有劲,腌菜不容易烂。大多数农牧区群众认识不到碘缺乏的危害,使私盐在农牧区有了广阔的市场。
原盐危害消费者健康
我国实行食盐专营制度,政府通过对食用盐加碘来消除碘缺乏危害。农牧民碘知识缺乏,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使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食用原盐的危害性,以致于私盐在农牧区有一定市场。不少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就从盐湖盗采原盐加工销售。
记者了解到,被不法分子充当食盐销售的工业盐,氯化钠含量低,也没有按照规定加碘。人体缺碘,除了会患上俗称“大脖子病”的甲状腺肿大外,还会造成新生儿脑损伤和婴幼儿智力低下。丰富的盐湖资源成了盐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盐贩只要拥有一台拖拉机,就可以往返于盐湖之上,偷采原盐。据介绍,2005年3月18日,乌兰县某村曾一次性查出盗采私盐12000余吨。据介绍,这个村的村民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长期进入湖区采盐贩卖。
据格尔木市盐务办工作人员介绍,有的不法商贩把一些企业生产钾肥剩下的尾矿拿来销售,其中含有亚硝酸钠、砷、碳酸钠等有害物质,如果长期食用,可能导致慢性中毒以及智力下降。钾肥尾矿的色泽和食盐相差无几,很难区别。
个别餐馆的厨师做菜也用私盐,记者在格尔木市吃饭时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事。饭馆老板把私盐藏在外人不易发现的角落,执法人员轻易拿不到证据。
普及碘知识和打击贩卖私盐并重
为了遏制私盐销售势头,近几年来,盐务管理局、卫生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检局、公安局等部门多家联手,对我省的盐业市场进行整顿,私盐销售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但是,由于人手和经费缺乏,盐业管理部门的工作强度很大。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经贸委的工作人员说,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盐湖,盐业管理人员却只有数十名,甚至天峻、茫崖等地还没有专门的盐业管理人员。
要想让私盐走下老百姓的餐桌,盐务管理人员认为,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了解食用私盐的危害。农牧民长久形成的吃私盐的观念迫切需要得到转变。二是要各部门联手,严厉打击销售私盐的不法行为,并要常抓不懈。记者了解到,格尔木市卫生局和盐务办的工作人员联合下乡,通过图片展示等形式宣传农牧民食用加碘盐的好处,并向农牧民赠送加碘盐等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效果。“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毕竟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要想一下子转变不是件容易的事。”格尔木市盐务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