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手机充电器标准报批之始,中国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手机电池尺寸系列的标准化正在进行。上周有关部门正式向媒体披露,这一标准即将送信息产业部报批,并有望于今年内正式实施。根据这一标准,今后生产的手机电池将有可能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一号、五号、七号电池一样分为几大标准化型号,节省生产成本,方便用户使用。
业内透露——手机电池将分不同规格
根据何桂立的解释,按照该标准生产的手机电池像已经走入我们生活多年的干电池一样,用的时候只要说一号、二号、五号和七号电池,而不是关注电池是什么品牌。何桂立说,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手机电池像干电池那样进行标准分类,就像干电池有几种尺寸大小不同的型号一样,手机电池也可能会制定三四种不同尺寸的标准,每种尺寸电池的金属触点(给手机供电的接触点位置)保持一致,电参数要保持一致。
“假设我有四种电池,这四种电池不管是谁生产的,只要是选择了一号电池,一号电池不管是摩托罗拉、诺基亚都可以用。如果你选择了二号,二号之间也可以互用。这样我们使用就非常方便,也可以减少产生电池垃圾的问题,也会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的问题。”何桂立表示,目前手机电池标准草案已经完成,即将进入广泛征求意见和讨论阶段,如果顺利,预计今年年底能够对外发布。
电池大小因“机”而异
在接受采访时,何桂立坦言,这样一个对手机电池外观尺寸进行限制的标准肯定会对手机的外观设计造成影响。“特别是将电池的尺寸进行限定之后,一些外观设计比较另类或者目前市面上流行的超薄设计的手机将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手机外观设计的个性化发展,对于特殊尺寸电池并不加以严格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充电器标准酝酿之初,起草者同样希望市场能成为推动标准广泛执行的力量,然而最后却事与愿违,不得不借助强制手段。而在同一时间关于电池标准的推行问题,信产部一位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手机电池标准是否会像充电器标准一样成为强制性标准,还要看审议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定。
厂商反映——针对标准各方态度不
虽然这一标准目前还仅仅停留在草案阶段,尚未通过报批审议,同时关于该标准的细节公众也还不得而知。但是,从有关人士透露的字里行间来看,这一标准作为移动通讯工具标准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寄予了太高的期待。而一些媒体也在评述中表示,这一标准的意义不亚于此前推出的手机充电器标准。
不过抛开其可能实现的作用不言,毕竟能否实现人们的期望,只能等日后的实际效果检验。仅就其推行的过程,会不会也遭遇此前手机充电器标准相似的博弈呢?手机厂商、消费者的态度如何?目前的草案尚有哪些环节值得关注?
国内手机厂商 会不会主动推行?
手机充电器标准推行的步履维艰依旧历历在目,本希望通过市场需求自然而然地促使标准地有效推行,却最终还是要依靠行政力量的介入来强制标准有力执行。那么手机电池标准在推行过程中会不会同样受到手机厂商,特别是具有超大规模国际厂商的抵制呢?
某门户网站在邀请何桂立做客时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按市面上现在使用最多的手机电池尺寸作为划分的依据,那岂不是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的手机电池将成为一个标准,因为他们的销量最大?”何桂立回答称:“有这个可能性,但是我们不去看到底是哪个厂家的,我们只是看量比较大的,用得比较多的,也就是说它在尺寸上、触点形式上比较适合手机使用。”
目前我国国产手机厂商无论是从设计能力、生产能力、专利数量、销售量等各个方面都与国际主流手机制造商尚存在不小的差距。这样的标准会不会对国内厂商特别是手机制造商的生存造成影响?如果说此前手机充电器的标准是大家基本上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就位,甚至国内手机制造商“船小好掉头”反而有一些优势的话,那么在目前市场份额既定的前提下,推行电池外形标准,国内厂商似乎便毫无优势可言。
国际手机厂商 没有明确态度
另外一方面,国际品牌手机制造商占得市场优势的先机,不一定会对这一标准心甘情愿地“买账”。记者就标准问题致电摩托罗拉公关总监杨伯宁先生,他并没有明确表示对这一标准的态度。不过从摩托罗拉最近几年推出的手机趋势来看,并没有太大的理由因为一个并没有明显强制性的标准而使目前获得成功的营销策略进行巨大的调整。同样的问题也表现在日韩厂商的手机上,如果抛弃了外形设计的优势,以及超薄精致的标签,日韩手机的特色定位很有可能变得模糊甚至缺失。
而另一手机巨头,目前世界销量第一的诺基亚,其手机电池的型号基本统一,一块电池甚至可以在几代手机上互换使用。但是这也仅仅局限于品牌内部,或者说与拼外形、拼时尚的策略相比,诺基亚品牌内部的这种通用性、人性化的设计正是其品牌鲜明的特色之一。
如果说最有可能支持这一标准的很有可能是以生产手机电池为主的零配件供应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生产什么样的电池并不重要,而电池外观标准也并没有对手机电池的内部性能提出过多更高的要求。
消费者声音——因污染严重电池更该统一
什么样的消费者有力量成为这样的引导者?需要多少引导者标准的实施才可能取得成效? 首先,对于视手机为时尚消费品的年轻人似乎难以承担这样的责任。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曾做过一项统计,该院75%的学生认为手机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一种流行符号;其中有近80%的学生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尽可能地选择购买自己认为比较个性化或者能反映个人气质的手机;同时有23%的学生更换手机的频率在四年以内,甚至超过10%的学生两年左右会更换一次手机。
另外,对手机外形要求不高的人士应该是有条件成为标准引导者的人选。在某大学任教的冯老师现在依然使用的是将近十年前购买的诺基亚3310,学生经常戏称他随时都拿着一个古董。冯老师坦言:“相对于充电器,手机电池更应该统一,因为电池污染最严重。”众所周知,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如果电池标准统一,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减轻了消费者的负担。
业内建议——手机电池标准更应内外兼修
一些媒体在报道时将这一标准称为“手机电池标准”,但是何桂立表示,目前等待报批的主要是基于手机电池互通为目的的手机电池外观尺寸系列标准,相关的技术规定也主要为电池的互通互用服务。“但是一样大小的电池,可能有的电池容量大,有的容量小,这个在于它采用的电池芯技术含量是怎样的。”另外这一标准还被寄予了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期望,希望借助标准达到降低使用成本、减少电子垃圾的目的。
然而,一个关于电池外形的标准是否能达到这些预期呢?一些手机用户表示,电池外形统一固然是好事,可以达到换手机不换电池的目的。但是与手机的质量比起来,作为重要配件的电池却更为“娇弱”,往往是手机用上三四年还没坏,而电池都更换好几块了。相比之下,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中,换电池的频率要高于换手机的频率。同时,有用户反映即使是相同规格的手机电池,使用起来感觉质量也并不稳定。而且比起手机正机的保修来看,对于电池的保修仅仅为半年,是不是也反映是手机电池本身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锂离子电池是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手机电池,但许多电池的放电性能并不达标,可能导致手机的待机时间缩短,通话质量受到影响,还会产生掉线的情况。因此“手机电池标准不仅有型号标准,更重要的是质量门槛”。
另外,减少电子垃圾、节约资源并不能达到彻底杜绝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和人身健康。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制定《电子信息产品环境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等效于欧盟的相关技术标准已经发布,并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