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 今天对中国区信息管理技术经理刘晶炜来讲,是个激动的日子。他负责研发和推广IBM的创新产品DB2 9。他认为这“是大潮流涌现出的一点点浪花”,他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在过去的日子里,已经拜访过上百家企业,在和这些医院接触的日子里,他越来越感到自己的使命和重任。他感到自己占到了一个医疗信息化大潮的风头浪尖,并为自己所从事的技术推广工作而感到自豪。
在他拜访的医院里,他发现这些医院普遍软件维护成本居高不下,整个IT资源分散,急需一个能覆盖上万家医院的通用软件。而医院的数据复杂性空前膨胀,信息系统的数据利用和数据的生产又不同,尤其是医疗病历的应用超过了所有的行业的应用,而当前使用的软件的业务灵活性极度缺乏。而一个软件商要给上百家医院维护,规模小的软件开发商背得包袱重,精力已显不足,需要IBM的支持和帮助。
而令他激动的是,IBM推广的IBM创新技术正解决了这些医院所面临的问题。
与IBM一起推广软件方案的合作伙伴很多,天网软件公司总经理杨帆发现,今年IBM的培训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让他们了解应用,还向他们培训技术和未来规划。
ChinaByte:IBM的推广具体计划是什么?
IBM: 把技术创新转化成技术价值是IBM的推广目标。
ChinaByte:今年会推广多少家医院,中国有多少医院?
IBM:具体医院推广的目标还不能透露。
ChinaByte:三甲医院的电子病历的投资额一般是多少?IBM的合作推广的伙伴有多少家,在推广这一新技术上投入的人力是多少?
IBM:投资额不便透露。但IBM新开发了对合作伙伴如软件开发商的扶植计划,在最近三个月内招募医疗界的合作伙伴数十家。这一技术的推广在成指数增长。过去培训班半年举行一次,现在两个月一次。IBM的所有人都在加班。在国内有开放商把过去的数据库转过来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IBM的软件移植速度很快。
整合合作伙伴也是IBM的计划之一,目前实力比较强的软件开发商达到37家。
ChinaByte:这一研发技术历时多久?是否是在全球推广?
IBM:上周,全球负责这一技术的副总裁来北京,他做了19年的技术,他说,这个想法是1998年出现的,是为医疗一类的复杂难题来做的。而IBM花了5年时间来做数据库的转型。
其实这一技术是去年全球发布的版本,今天是发布一年后的成果汇报。选择今天发布是因为IBM的数据专家院士在中国,国内电子病历正处在创新的时代。
这一产品是个开放的平台,医院可以自己研发,加需要的东西,很灵活。
ChinaByte:IBM是否和卫生部有合作?IBM的DB2 9是否会成为行业标准?
IBM:IBM在积极参与合作,可以说在制定标准上,IBM是推手和贡献者,IBM的所有努力的方向都是和行业专家共同制定,但不能说IBM的DB2 9就是医疗行业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