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一口吃不成胖子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比“与国际接轨”更气派的一个词是“国际化”,目前,它正让不少雄心勃勃的中国企业老板们享受着充分的口腔快感。“与国际接轨”似乎只不过是向人家国外看齐,远不如“国际化”这种带有登国际之堂、入国际之室的身份感表达更能“荡胸生层云”。登上“国际化”这座泰山固然可以“一览众山小”,不过,十八盘这条山路可行不得奔驰——事实上,一些怀着“国际化”梦想的企业,甚至连可以“小鲁”的“东山”都没上去过。

即使是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也只是在路上,而且其步履并不显得多么轻松。截至2004年11月,中国外贸出口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首次探得世界贸易大国之花。这个第三名虽然提前6年到手,但眉头之喜依然藏不住心头之忧。这亿万美元之中,品牌的价值贡献少得可怜。急剧放大的产能和同步下降的价格让出口变得相对容易的同时,微薄的利润却使得挤在“国际化”道路上的众多中国企业失去了提升自身品牌价值的空间。如果再扣除依旧是我国进出口主要支撑的加工业中因身着“洋”品牌而必须支付给人家的“品牌费”(外资企业品牌拿走的利润),这些企业得到的“小钱”看上去就像是“国际化”找回来的零钱。

更令人郁闷的是,像江苏新科、四川长虹这样已然有了一点“国际化”模样或曰味道的品牌,尽管忍受着在外人看来“何至于此”的不平等交易的尴尬,似乎还受到了那些牌大气粗者的“特别对待”。美国APEX公司对上述中国企业的难以追回的欠款案已向世人表明,中国企业的牌子在国际上还嫩得很,一不留神就会被人踩一脚。现在已经尝尽苦头的中国DVD生产企业,甚至开始在“国际化”的大门口打起了退堂鼓。欧美企业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对他们大征专利费,这显然是送给他们的闭“国际化”大门的一杯羹。看来,要在“国际化”品牌的大锅里捞块肉吃,并不容易,不光口水要咽进肚里,眼泪也要流进肚里。

这令人想起去年9月间在西班牙埃尔切市发生的“温州鞋城烧鞋事件”。一些欧洲人也不大气,他们受不了自己的“薄利”,也不让别人“多销”。从今年1月1日起,欧盟开始取消从中国进口部分鞋类产品的配额,这就意味着,中国一些主要依靠“价廉”混洋饭吃的企业在减少饭量的同时必须增强自己的忍饥能力;而那些还算“物美”的企业如果不在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上下功夫,一样饥饱难料。

中国企业或品牌,要想达到“国际化”的小康水平,进而达到发达状态,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已然“国际化”的世界级胖子都不是一口吃出来的。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5年02月02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